科幻电影里吹的牛,都实现了吗?

如果闭上眼睛,畅想一下 100 年以后的生活,你会想到什么?

穿梭自如的飞行器、全息投影系统、一呼即应的智能机器人管家、悬浮城市……科幻电影里的这些画面映照着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不过,我们离这些画面到底还有多远?好像没有人可以断论——毕竟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第三次工业革命,就花了将近 100 年。

未来世界就是飞来飞去就对了 丨 giphy.com

接下来就挑选几个科幻作品中的场景,来说一说眼下科技的脚步正在如何一步步拉近我们和未来的差距。(也欢迎大家留言说说你喜欢的作品)

《火星救援》,宇航服的真实力

科幻片里必不可少的情节就是对外太空的探索了。《火星救援》就模拟了载人航天宇宙飞船阿瑞斯 3 号成功抵达火星的场景,但现实可没这么理想。事实上,自 40 多年前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之后,人类再未离开过近地轨道,更别提登陆火星了。

这是因为登陆火星将面临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困难。火星表面平均温度为﹣55 ℃,大气密度只有地球的 1%,十分严酷。抛开航天工程方面会面临的这样那样的挑战不说,在这种环境下,人类如何长时间生存下来都是一个问题。

太空服 丨 US National Archives

拿宇航服来说,为了让宇航员在火星表面维持身体机能正常,真实的宇航服必须相当于一套完整的生命保障系统,功能强大,仅在材质上,就需要 14 层材料:除了液冷、通风层、抗撕裂层,还有 7 层薄膜绝缘层,让宇航员可以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稳定,也能防止温度在内部变化,还可以保护太空行走者免受在空间飞行的小型高速物体的伤害。

宇航服手臂的材料层级,7-13 就是聚酯薄膜 丨 researchgate.net

当然这些材料虽则听起来高级,也并非那么遥不可及。

在生活中,打造这 7 层薄膜的聚酯材料早就有了广泛的应用——纤维级聚酯切片可以用来制造涤纶,同时聚酯切片被广泛使用在了瓶类、薄膜等领域,乃至应用在航空航天、包装业、电子电器、医疗卫生、建筑、汽车等各个行业——比如大家爱喝的肥宅快乐水可口可乐的瓶子,也是由聚酯瓶片做的。截止 2018 年 12 月,我国聚酯总产能为 5493 万吨,而 2018 年中国聚酯产量毛估估约有 4560 万吨。

华润化学材料每年可以产出 160 万吨的聚酯切片,相当于可以制作 640 亿个肥宅快乐水的饮料瓶,瓶级聚酯切片产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均排名靠前。

《碟中谍》,智能

《碟中谍》系列一向爱在现有科学技术的前缘试探。早在 8 年前,《碟中谍 4》出现过一种人脸识别技术——特工借助智能眼睛快速捕获迎面而来的每一张面孔,并迅速识别出可疑分子。这对当年的观众来说惊艳不已,然而科技发展到今天,人脸识别技术已是人工智能最常见的应用形式之一,比如在新上市的各品牌智能手机中,人脸识别技术是标配。

除了人脸识别,自动驾驶和语音控制家居系统等产品的涌入市场,也无疑预示着 " 智能 " 将逐渐变为未来的日常。

在未来智能社会的设定中,天气预报会精确到分秒,并由此对航班、出租车进行精准计划,告别抢不到机票、无限期延误、出租车快车排队一百名开外的悲凉场景;人们刚打开家门,空调冷气、音乐、灯光、甚至小食都会根据入住者的喜好安排得明明白白。

通过将机器智能设备联网,以及识别指令甚至自动完成一系列智能化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人类 " 动手 " 的频率,是物联网的最初构想。而随着人工智能定义的深化,物联网更加任重而道远——还得通过收集分析工作过程中的宝藏数据来不断学习和自我优化,来变得 " 聪明 "。

未来物联网社会的 " 分级 " 将更加明显 丨 advantech

但是,人工智能在当下的发展仍然受到很多制约。

拿一个不起眼的功能半导体元件来说。不管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还是智能驾驶汽车、智能电网等等,功率半导体都将对设备的正常运行起到关键作用。如新能源汽车,需要依靠 " 功率半导体 " 这个关键元件对动力、照明、安全等系统进行调节,保证当电池输出高压时,弱电控制与强电运行之间可以正常沟通。相比现在我们身处的燃油社会,未来物联网世界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会更大。

功率半导体是能够支持高电压、大电流的半导体。具有不同于一般半导体的结构,在使用高电压、大电流时也不会损坏。图片:Fuji

但由于我国进入微电子领域较晚,大约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才有一批大型国企涉足微电子、半导体行业,开始试水集成电路领域。但起步晚不一定代表发展慢,比如直到 20 世纪末还依赖于 3 英寸、4 英寸生产线来经营的华润微电子,在今年已成功宣布打造国内第一条全内资专注功率半导体 12 英寸线。

华润微电子工作人员 丨 华润

这对于我国要想自主发展一个智能未来,并改变当前较多依赖进口功率半导体的现状来说,无疑是值得关注与期待的。

《超能陆战队》风力发电网络

《超能陆战队》的家用医疗机器人大白,不仅是未来世界里的最萌担当,而且身兼数职,懂得分析、治疗上万种症状和疾病。而驱动大白心脏中上万个疾病和医疗程序的动力,最终来自悬浮在高空中的风力发电网络(看起来跟大白一样软萌)。

电影中的风力发电网络   丨   电影截图

虽然我们离拥有一个风力驱动的大白还有一定的距离,但风力发电却早已普及。随着世界能源结构悄咪咪地发生着变化,风能等非化石能源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在这种趋势下,2018 年全球风力发电总产能达到了 597GW,其中像英国这种走在前面的欧洲国家,就贡献了 21GW 的年产能,是好几个发展中国家风力产能总和。

世界能源结构图 丨   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位于诺福克郡海岸附近的 Dudgeon 海上风力发电厂容量为 402 兆瓦,每年发电量可达到 17 亿千瓦时(kWh),为全球第八大海上风力发电厂,在技术水平、管理模式和盈利能力上均占世界领先优势。

Dudgeon 海上风力发电厂 丨 华润

不过,这么庞大的风电场能全力运转起来,项目本身优质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当海上的风带来电和光时,不仅仅是大自然能源的力量,背后更是蕴涵着金融的智慧。

Dudgeon 项目区域风资源条件佳,利用小时数高,装机规模大,应用技术先进,盈利能力强,未来发展前景良好。为了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华润资本旗下的海外投资平台 " 华润国新 " 助力华润电力,组成联合投资体,以雄厚资本和精准的投资策略一举夺得 Dudgeon 项目 30% 的股权,并且助力 Dudgeon 项目创造了目前全球海上风电项目所获的最高评级,并且成功再融资,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科幻片是一个缩影,是我们对未来怀抱着的憧憬。然而,未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同从幻想登月到阿波罗成功登月,人类花了千百年的时间才得以实现。而我们所身处的现在,正肩负着创造未来的追求,切实地改变着我们当下的生活片刻。

华润推出的首支广告片《美好,就在身边》,传递的就是这样的理念:你所期待的美好,正是从你拥有的当下开始的。这也是华润八十年发展的写照:可能登陆火星这样的 " 妄想 ",从一张聚酯薄膜就开始了;成为未来生活中新一代的 " 物联网民 ",背后是一个个小小元件;而听起来瞠目结舌的金融项目,其实就是眼前的这一盏灯和一口洁净呼吸……美好,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