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过程中,很多人面临一个尴尬的情况:挣扎着打开一本书,可没看一会就昏昏欲睡,好不容易啃完一本书,别说抓重点了,经常看到最后就忘了一开始看的内容。
其实这都是我们读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5 个方法,只要大家在读书时实操一下,绝对能解决你记不住的问题。
学技能,必须配合案例
第一个方法是:
读技能类的书,一定要记住重点案例,只记方法论是根本记不住的。
先说我大学时候的一次经历。
为了准备研究生复试,我读了不少关于谈判的书,但是读完之后这些书里提到的方法都没办法直接用在面试上,像什么表达崇拜,循序渐进,这些和我要去的面试一点关系都没有。
每个人面试只有 15 分钟,我怎么和教授们「循序渐进」呀?
谈判沟通类、心理学和投资理财类的书,是现在市场需求特别大的一类书。这 3 类书都属于方法书,虽然很好读,表面上干货满满,但这类技能书有很多致命的问题:
比如说:
第一,方法太细碎,不成体系,读完了也记不住;
第二,所有的知识点好像都很重要,所以根本抓不住重点;
第三,每项具体的方法只有一句话,也没有什么案例,所以根本就懒得去实操。
那我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后来我就按照这个办法重新思考面试的逻辑,核心就一点:不能给教授们留下任何提问专业问题的时间。
面试那天,进门后我就把自己本科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的论文给每位教授递了一份。他们都觉得挺神奇,追着问我这论文是怎么设计的?谁指导的?怎么本科生还能发核心期刊呢?而且注释还都是英文、法文的,这也太奇葩了。
导师问其他同学的问题,都是些刁钻的冷门问题,。但是我给导师们发了论文之后,他们问的都是和论文有关系的问题,我肯定都知道答案。
面试结束不久,我就接到了未来导师让我跟着他读书的电话。
这个经历让我整个读书方法也有一次革命性改变,一段一段地读,不如直接找经典案例,有一个案例,我给它提炼出心法来,问题就解决了。
串联是最高效的记忆方法
最好的串联方式是场景
下面我来说第二点,解决记不住的问题:
串联是最高效的记忆方式,最好的串联方式是场景。
这是我在大学期间发现的规律。大三那年我要准备出国,必须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一次性通过 GRE 和托福考试。
那段时间刚好是《哈利 · 波特》系列电影收官,我把里面的单词做了统计,惊奇地发现:居然涵盖了 90% 的托福词汇和将近 70% 左右的 GRE 词汇。
这意味着,如果我把台词全都背下来,不仅过程不痛苦,而且我对这些单词的记忆会非常深刻。
就是用这种方法,半年后我不仅正常完成学期课业,还把两门英语考试通通搞定,在这个期间我还发了刚才说到的那篇核心期刊。在我们专业至少得博士才能发表这样的期刊,因为用的全是英文、法文注释。
这段经历让我明白:记忆的本质是逻辑,串联起来才记得住,否则根本就记不住,记住了也不会用。
要学方法不如直接跟领域大牛学
大家注意到一个现象没有,市面上教你沟通的人,他们是沟通大师吗?市面上那些特别畅销的心理咨询师他们家庭关系如何?那些经济学大师,他们自己炒股业绩如何?而且大家看到的很多市面上的方法书,都是编辑攒的书,可能一共就写了半个月时间。
比如说市面上有本书叫《麦肯锡思维与工作法》,大家一看麦肯锡牛啊,买!这本书是本伪书,是中国的图书编辑攒出来的。他们知道有人喜欢读这种书,于是就大批量复制这种书。所以,要读就得读最好的。
比如说我们要学谈判沟通技巧,大家为什么放着高手的经验不学,非要死记硬背那些编辑攒出来的知识点来折磨自己呢?

他本着 " 不着急 慢慢谈 " 的原则一点点死抠具体细节条款,前前后后持续了一年,到最后把崇厚出卖的利益几乎全都要回来了。
大家想,跟着曾纪泽学谈判沟通,把他做案例,配合着《谈判力》来读,有场景有故事有细节,还愁记不住吗?
根据二八法则
一本书的精华只有心法
一个领域只有 20% 的是精华,他们占据了 80% 以上的重要性。
这个原则还有个变种,叫头部效应。就是任何一个领域,也都只是头部最重要,其他的长尾你可以忽略不计。用在读书上同样是如此。
下面我具体说说怎么做,包括 3 个步骤。
选书要有分别心
我们在选书、读书的时候,得有分别心。
我们不需要快速地读那么多书。泛读的本质是检索信息。与其读那么多书,还不如学好搜索引擎,多听一些关于书籍的视频和音频,甚至是读书笔记。因为全书唯一有价值的就是那个论点。
读书的意义恰恰在于重新理解经典好书。一般来说,我的读书时间里会有 30% 的时间都花在选书上,因为选出好书来,才能确保自己不吃垃圾食品。
选书之前,先查作者
读书的本质是读人,读书之前先查作者。
市面上大量的伪书,编辑攒的根本没有作者的骗人的书,为什么还会有人买?就是不知道查作者。
读书之前查作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可以在查作者信息的过程中看到一本书的核心论点。
现在很多书评文章都会介绍作者,顺带也介绍诸如作者什么书最好?书里面哪些章节最好?这些信息都能帮你清除读书的障碍。
根据二八法则选重点
那什么是一本书的精华部分?其实就是核心思想,或者叫心法,以及由心法衍生出来的案例。
想要记住这种书,就得从案例出发,记住证明概念最核心的案例,然后花时间理解消化思考这个案例,之后顺带翻一翻其他的案例和招法就可以了。
所以,核心思想和经典案例,是一本书精华中的精华。
选书、精读章节、精读重点章节里的细节。这是用二八法则完成了三重筛选。三个 20% 相乘是多少?8 ‰。
我们精读书,只需要精读一个领域里面最精华的 8 ‰就可以了。
用清单倒逼自己记忆
下面我来介绍最后一个方法:
就是把读过的心法 + 案例再整合一下,整理一份终生受益的心法清单。要在读书的过程中养成积累清单的习惯,倒逼着自己读书。
我身边很多高效精英人士都有这样的好习惯,都是和股神巴菲特的合伙人、投资大神查理芒格学的。
芒格有一本畅销书《穷查理宝典》,提到了自己那么多年投资不失误的主要原因:他每次投资的时候手里都会拿着两份清单:" 靠谱清单 " 和 " 犯错清单 "。如果一个项目符合 " 靠谱清单 ",他就重点考虑;如果一个项目具备了犯错清单上面的特征,他就直接 pass 掉。
他的清单也就 90 多条,里面有心理学、生物学和经济学相关领域的原理;有他自己犯错的总结;有他从各种商业案例里面自己得出来的 " 心法 "。
大家不要小看这份清单,它可是我们一辈子读书的精华中的精华,我们一生不管是读过几百本书,还是上万本书,最终的精华都凝聚在这份清单里面。
更新读书方法,告别低水平勤奋
经过反复沟通和打磨,我和 " 在行一点 " 合作,将自己十几年的读书经验浓缩成 3 周精华课程《高效阅读特训营》,帮你真正掌握这套几乎可以用在任何书籍上的高效精读方法。

这套读书方法,源自于我阅读 10000 本以上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书籍的亲身实践。此前我曾与在行一点合作音频课《高效阅读学习:将知识变成能力》,有超过 20000 人次参与,好评如潮。



在这 21 天的《高效阅读特训营》里,我将会手把手带你点亮这些学习成就:
第 3 天
你将拥有一张神奇的表格,筛掉所有不值得读的 " 水书 "。
第 5 天
你将用 4 个步骤整理好现有书籍,告别买书不看,阅读动力 MAX!
第 6 天
你将学到一种全新的笔记方法,过多久都记得住关键内容。
第 8-9 天
你能掌握 2 种精读方法,这样读书会上瘾!
第 10-14 天
你第一次听说读书也有思维模式,一旦理解,效率会提升 10 倍。
第 15 天
你将掌握非虚构图书的 3 种类型,对症下药,啃下难懂的书。
第 17 天
你将学会寻找书籍的核心论点,看目录就高效了解一本书。
第 19-20 天
你会学到 2 种系统的知识管理方法,正式成为高效的终身学习者。
21 天,早鸟价 169 元
成为会读书、读书多的人
长按识别上面二维码,即可加入我的《高效阅读特训营》,早鸟价169 元 / 人(原价199 元)。
21 天,一两顿饭的价钱,你就能、彻底告别 "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也告别 " 买书像买菜,看书像看戏 "。
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自我投资。
课程特点
零门槛:无论之前你读过多少本书,都能在 21 天掌握高效精读方法,让效率成倍提升;
陪伴性:不仅有李源老师全程陪伴、答疑解惑,更有众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与你共同进步;
即学即用:21 天时间,带你从零读完至少一本难啃书籍,把好方法真正用到自己的阅读上;
有效监督:每日打卡,帮你养成读书好习惯,彻底解决买课不上、买书不读的问题。



顶尖读书高手请回家
掌握高效读书方法
告别 " 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
也告别 " 买书如买菜,看书像看戏 "
在哪能找到我的课:
1)支付成功后,页面会直接跳转课程页;
2)支付成功后,关注 " 在行一点 "(ID:zaihang360)微信服务号,点击页面底部右侧 " 我的在行 "-" 我的课程 ",即可找到购买成功的课程。
↓ ↓ ↓ 点击阅读原文,解锁你的高效阅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