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粉粉嫩嫩,内心住着刺儿头

现在在花园里,时常能看到一些 " 花芯儿 " 像松果一样的菊科植物,大家把它们统称为松果菊。实际上,这些像松果的菊花包括了很多个物种,其中真正的松果菊是松果菊属的几种植物,比如最常见的紫松果菊 Echinacea purpurea。

紫松果菊。图片:H. Zell / wikimedia

松果菊属植物的原产地全都在北美洲,属名 Echinacea 的来源是希腊语的 "echino",意思是 "多刺的",描述的当然就是它花里那个刺球。仙人掌科的金琥,属名 Echinocactus 也是同一来源。这倒是不难理解,金琥长得就是个标准的仙人球样,圆滚滚的、全身是刺。

花开花谢,都是一抹景色

紫松果菊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植物,每年春天萌发出茎叶,冬天枯萎,但是并不会死亡,而是靠地下的根茎养精蓄锐,以待来年生长。和其他金贵的花园植物比起来,紫松果菊可以说是非常皮实了,只要阳光充足就能长得很好,又耐旱又耐寒,不需要整天伺候。

紫松果菊的地下根茎。  图片:squareup

每年夏天是紫松果菊的花期,它开花的时候,会从茎的顶端高高竖起一根杆子,这是它的花序轴。花序轴的顶上看着像是一朵花,但其实那是一个花序,中央是很多管状花聚成 " 松果 ",周围有一圈花瓣一样的舌状花。原生种的紫松果菊,舌状花是紫红色的,这也是它名字里 " 紫 " 字的来历。

紫松果菊的花序,周围花瓣一样的是舌状花,中间的 " 松果 " 由管状花聚合而成。图片:Ulf Eliasson / wikipedia

紫松果菊的管状花。图片:Bruce Marlin / wikimedia

紫松果菊刚开放的时候,这些舌状花是平展的,越开越往下耷拉,等到盛开之时,基本已经全垂向地面了,整个花序的形状有点像日本的晴天娃娃。如果种得多,开起来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挺好看。

盛开时舌状花下垂的紫松果菊。图片:PxHere

入冬以后,紫松果菊的叶片枯萎,舌状花也大半凋零,但管状花却会一直保留。这时候,它看着完全就是一个个松果被棍儿支着戳在地上,也挺别致的。

入冬后,被积雪覆盖的紫松果菊管状花,为冬季的花园平添一份美景。图片:Cbaile19 / wikimedia

花好看,花蜜甜

紫松果菊的管状花中拥有丰富的花蜜,是非常好的蜜源植物,我曾经在日内瓦郊区的一个养蜂场参观时,看到园子里种了不少花,包括紫松果菊。蜂场的主人在用紫松果菊装饰的餐桌上,请我们吃了蜂蜜,味道着实不错,其中也有紫松果菊的贡献。他告诉我们说:紫松果菊还能用来治病,晒干以后当茶沏,可以缓解胃疼和痛经。

其实当时我挺想告诉他:只喝热水不放松果菊,也能缓解胃疼和痛经。只可惜这句话的长度,超过了我掌握的所有法语词汇的总和。

紫松果菊装饰的餐桌。图片:沙漠豪猪

蜜蜂在紫松果菊上采蜜。图片:沙漠豪猪

事实上,紫松果菊被用作草药,并不是瑞士人的原创,在它的原产地北美洲,印第安人早就尝试用它来治感冒了。不过,现代医学临床研究发现,紫松果菊的疗效不甚显著,却有个明显的副作用,那就是容易引起过敏。所以最好还是不要乱吃,欣赏欣赏花朵就好。

花园中常见的各种松果菊,高矮、颜色、花型差异很大,它们几乎全都是紫松果菊的园艺品种和杂交种。除了紫松果菊以外,其他的主要亲本还有狭叶松果菊 E.   angustifolia 和苍白松果菊 E. pallida。另外,有些松果菊品种的花是黄色系的,它们的黄花基因来源于松果菊属的另一个物种,黄花松果菊 E. paradoxa。

苍白松果菊。图片:Eric Hunt / wikipedia

黄花松果菊。图片:Ram-Man / wikipedia

还得感谢分类学祖师爷

开头说了,开花像松果的菊花,并不都是松果菊。除了真 · 松果菊以外,还有两个属的植物,比如草原松果菊 Ratibida columnifera,名字就比松果菊多俩字,但它却是另一个属——草原松果菊属的植物。草原松果菊英文叫 "Mexican Hat" —— " 墨西哥帽 ",因为它的花长得像墨西哥那种叫做 Sombrero 的传统宽边高帽子。

草原松果菊。图片:Agnieszka Kwiecie ń , Nova / wikimedia

墨西哥帽子 Sombrero。图片:لا روسا / wikimedia

另一类是金光菊属 Rudbeckia 的植物。常见的有金光菊 Rudbeckia   laciniata 和黑心金光菊 Rudbeckia hirta,后者是美国马里兰州的州花,它有一个麻烦的译名叫黑眼苏珊。

为什么说它麻烦呢?因为这个名字是直译自英文名 black-eyed Susan,可是还有一种藤本花卉翼叶山牵牛 Thunbergia alata,英文名叫 black-eyed susan vine,翻译全了应该是黑眼苏珊藤,可国内往往会省略掉 " 藤 " 字,就叫黑眼苏珊,很容易和金光菊混淆。

黑心金光菊。图片:Dcoetzee / wikimedia

黑眼苏珊藤。图片:PxHere

像 " 松果菊 " 和 " 黑眼苏珊 " 这样同名异物的现象,在生物中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也正是林奈制定双名法的意义,可以给每种生物赋予一个独一无二的名字。以我个人的体验来说,知道了鸟兽草木的名字以后再去看它们,就仿佛见到了熟识的老友,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 5 年第 201 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 @沙漠豪猪。

让人舍不得踩死的菊科植物

款冬:故事的小黄花

金盏花:连莎翁都喜欢

红花:是黄色的花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 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