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084- 稻米之路
作者:常教员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生菜
"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

但是在工业化的农业生产中,没有油可能就没饭吃
(图片来自 wikipedia@Warren K. Leffler)
而在形形色色的粮食中,唯有米,用自己饱满的身躯喂养了全世界 60% 人口。尤其是在亚洲地区,中国人离不开米,日本人和东南亚人也离不开米。

如果没有稻米,养活这样巨量的人口是不可能的
围绕稻米,各国各地的人们进化出了属于自己的文化、历史、美食,没有稻米也就没有这些精彩多样的文明。远到俄罗斯大地、地中海沿岸、拉丁美洲,稻米也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片来自 wikipedia@Earth100)
如果你也想知道稻米是如何如此深刻地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就不得不看最近央视推出的优质纪录片系列《稻米之路》。

目前公认最早的稻米,是在中国湖南发现,也许未来考古学家还能发现更古老的稻米化石,但长江流域及其南方是稻米祖先的源头,应该可以确认。

江南适合稻米种植
不过历史早期这里的土地开发难度也较大

现代人甚至可以在寒冷严酷的三江平原建立农场
并成为重要的大米产区
这在稻米传播早期显然是完全不能想象的

向北,稻米首先遇到了黄河流域小米的阻截。对于中原和山西的先民来说,原产于中国北方的小米对水土条件要求不高,成谷也快,更不太需要人类照顾,是很好的作物。今天山西汾城的老西们,仍然热衷于用小米酿醋,这是一种先祖饮食习惯的遗存。

水稻的普及成为农业王朝在中世纪最重要的增长点
宋朝的人口大爆炸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

虽然也是天府之国
但关中并没成为关键的稻米产区
其农业条件其实是逐步恶化的
(图像来自 Google map,DigitalGlobe)

阿富汗国菜 ...
(图片来自 wikipedia@Jost Wagner)

照看得干干净净
(图片来自 wikipedia@BrianAdler)

渔业传统与稻米传统的结合 ..
(图片来自 wikipedia@Nandaro)


隔着屏幕,我们就能闻到从《稻米之路》镜头里溢出的浓浓稻香。
天下无人不知稻米,无人不为米香而陶醉。

第一个维度是空间上的。
和一般的国产纪录片只专注国内情况不同,这部纪录片的制作组从 2015 年开机之后,带着沉重的设备和精心编写的剧本,辗转世界各地,采访那些与稻米生活在一起的人。
纪录片中除中国大陆之外包括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俄罗斯、泰国、日本、意大利等等,取材非常丰富,把稻米的传播放在了一个世界史视角下来凝视,足以开拓我们的眼界。
当然,在内陆部分,他们深入浙江农村、云南山区、西北绿洲、东北黑土地,更是展开了一部属于中国人的稻米画卷。

和一般的食物类纪录片只能关注当下的市井生活不同,这部带有科学性质的纪录片,邀请了众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者加盟,走访了各地的考古现场、博物馆、种子库,把人类驯化稻米这数千年的历史重新作了梳理,大大增加了影片的深度。
第三个维度是观看体验上的。
和传统的纪录片以时间流驱动,逐渐变成流水账不同,这部纪录片在叙事方法上做了很多创新。每一集,都会在片头提出一个问题或是假设,然后带着观众抽丝剥茧地回答问题。这样一来,即使是对农业历史不熟悉的观众,也不会在看片的时候犯困,一集一集地跟着镜头走向事实的真相。
这是农业历史科普纪录片里非常罕见的手法,对于普及这段波澜壮阔的农业史、文明史、世界史,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现在就去搜索《稻米之路》,一起来收看这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吧,你会从中收获很多。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来自 wikipedia@IRRI Images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