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绝大部分人并不了解,垃圾在经过回收、分拣之后会去到哪里。事实上,只有当垃圾被真正分门别类处理,垃圾分类才有意义——除了干、湿垃圾的分类,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会造成土壤污染,而可回收垃圾则是地球有限资源的再利用。

以往一个垃圾填埋场一般会占据数公顷的土地,封场完毕并不代表它完成了使命。上海市桃浦垃圾填埋场 1995 年开始封场,有学者在五六年后,对封场后桃浦垃圾厂的土壤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得出该地土壤处于锌、镉中度复合污染的结论。随着垃圾中的有害物质不断释放出来,重金属、有毒污染物在未来数十年中对所处环境产生持续累积的危害,土壤污染将会达到更严重的状态。
这个时候,一些植物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比如我们今天的主角——狗尾草。


狗尾草,学名 Setaria viridis,禾本科狗尾草属植物,种加词 viridis 是翠绿色的意思。在英文中,它和其他亲缘关系近的植物一起被统称为 foxtail(狐尾草),又因为它的颜色,所以一般被特指为 green foxtail。
我们常见的那一束束 " 尾巴 ",其实是狗尾草的花序。荒地里、水沟边,哪里都能见到狗尾草的身影,甚至在布满石子的铁路上,也有它们招摇的花序时不时地被火车底盘拂过。

狗尾草授粉后很快就会长出种子。每一株狗尾草能够产生数千甚至上万粒种子,它们中的一部分在风中陆陆续续散播在附近,而那些掉在水中的、粘到人类身上的、被鸟类啄食的,就会远走他乡。


生为杂草,狗尾草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繁殖能力。种子一旦撒所在田间地里,就会迅速占领土地,吸取本该属于粮食的养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农民苦不堪言。

在果园田地中,没有农民会待见它们。只有儿童会在田间嬉戏时信手拽来一把,最后扔到不远处的山丘上——狗尾草得以实现一次稍远程的播种。再多一点的用处就是拿来编成毛茸茸的小动物,或者把它的叶片拿来当哨子吹。
快来说说你们都是怎么折腾狗尾草的吧!

再野的植物也有可能被更野心勃勃改造自然的人类盯上。我们吃的小米(粟米)Setaria italica,其实就是由狗尾巴草 S. viridis 驯化而来的。
2016 年的一项研究显示,最早的粟米发现于中国磁山文化的遗址中。也就是说,在公元前 6500 到公元前 5500 年,就有一批狗尾草被驯化并成功登上了人类的餐桌,狗尾草们的身份开始出现了分化。

狗尾草和粟米的幼苗状态几乎没有区别,但在成熟后的种子传播方式上,两者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区别:狗尾草的种子成熟后会千方百计散播出去,放任子子孙孙去闯天下,而粟米最后会把种子留下来。于是,人们得以收货大量粟米,作为古时候的主要粮食。


狗尾草超强的抗逆能力如果运用在土壤修复上,将是它很好的归宿。
并不是所有植物都能在重金属含量过高的土壤中正常生长。在桃浦垃圾填埋场的植被中,长势较好的草本植物有狗尾草、荆芥、龙葵、商陆和麦冬,也就是说这几种植物在无需人为干预的状态下,就可以在重金属超标的环境下生长繁茂。
在这里,狗尾草不再是庄稼地里人人喊打的杂草;把铜、锌、镉、铬这些有害物质聚集在根部,是它最擅长的工作。只要一株狗尾草驻扎在土地上开始聚集重金属,就有可能发展成千千万万的狗尾草驻扎在土地上响应号召。污染土壤的修复工作,让它们化身为重金属无法逃脱的网。

在现代,任何一道处理程序,都要为人类无节制制造垃圾的行为负责。在未来,人类如果想要重新踏入这片土地,固定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仅仅是垃圾填埋后的一个细微环节。但愿我们终能重建起生态公园,让象征荒野的那一份生机回归城市。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 5 年第 193 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 @植梦书的鱼老板。
禾本科是真的无所不能
苏轼说:造纸用的芦苇,可以吃
曾经,有人用糖来炫富
草本植物,也能 " 大树参天 "
我们仍未知道,米饭来自哪里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 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