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问起谁是非洲最常见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大家恐怕就想不到答案了。
在东非国家如肯尼亚旅行,观赏野生动物,或是观看有关非洲稀树草原的纪录片,时常会看到一种体形修长的猴子。它的脸颊是黑色,身上或多或少带有橄榄绿色,还有着一条长长的尾巴(通常比身体还要长)。这就是非洲最常见的灵长类,今天的主角——青腹绿猴(Chlorocebus pygerythrus)。


过去人们把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 " 绿猴 " 都归为一种,属于长尾猴属(Cercopithecus),学名 Cercopithecus aethiops。它们比较偏好干燥的稀树草原(Savanna)环境,因此英文俗称 Savanna Monkey。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与生活在较湿润的森林,树栖的长尾猴属成员不同," 绿猴 " 们适应较干旱的环境,更爱在地面活动。分子遗传学的证据显示,它们跟赤长尾猴属(Erythrocebus)的亲缘关系比长尾猴属更近。由此,分类学家们将绿猴属(Chlorocebus)从长尾猴属里面独立出来,由原来的一种分为了六种。
西非绿猴 Chlorocebus sabaeus

分布最靠西,见于西非塞内加尔、塞拉利昂、科特迪瓦等国。
前额缺乏明显的浅色眉纹,尾端为浅橙色。
中非绿猴C. tantalus

见于非洲中部,向西大致以白沃尔特河与西非绿猴为界,向东主要以刚果盆地东缘为界,部分延伸至维多利亚湖西北岸。
脸颊两侧的白毛较长而明显,前额有醒目的白色眉纹,尾端浅色,尾基部还有凸起的白毛。
青腹绿猴 C. pygerythrus

见于维多利亚湖以东的东非大部,向南延伸至南非。
手掌和脚掌颜色深,尾端黑色,脸颊两侧的白毛不如中非绿猴明显。
安哥拉绿猴 C. cynosures

见于赤道以南的刚果盆地,南至赞比西河,东到东非大裂谷。
外形与青腹绿猴相近。
埃塞俄比亚绿猴 C. aethiops

见于埃塞俄比亚及邻近地区。
脸颊两侧的白毛尤为发达,尾端浅色。
贝尔山竹绿猴 C. djamdjamensis

分布只限于埃塞俄比亚东南部的贝尔山脉,习性特殊,已知仅生活在山地竹林当中(它跟山竹并没有什么关系)。
毛被较长,颜色也较深,尾相对较短。
(注:由于分类变化,这些绿猴的种类尚无正式中文名,上面的名字是作者为便于交流暂拟)

这些非洲的猴子怎么分,分成几类,好像跟我们普通人不相干。其实不然。对于猴子的了解,有助于我们了解和战胜一种著名的流行病——艾滋病。
艾滋病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 HIV,也称艾滋病毒)引发,自 1981 年 6 月 6 日在美国确诊首个病例以来,已经在夺去了超过 3 千万人的生命,是历史上破坏力最强大的流行病之一。

在一些非人灵长类动物当中,存在着一种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很类似的猴艾滋病毒(英文 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缩写 SIV),该病毒还有个名字,叫非洲绿猴病毒(African Green Monkey Virus)。
目前的研究认为,HIV 很可能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人类在捕杀黑猩猩时,促成了 SIV在物种之间的跨越,引发了至今依然困扰人类社会的顽症艾滋病。

而绿猴作为非洲分布最广、种群数量巨大的非人灵长类,顺理成章地成为了 SIV 最为广泛的自然宿主。令人惊奇的是,它们虽经常遭受 SIV 的感染,自身却不发病。这说明绿猴们已经演化出了与病毒共存的能力。研究绿猴,很可能会为人类攻克艾滋病提供非常宝贵的启示。

2017 年底,奥地利、美国、波兰、中国等国科学家组成的一个团队,发表了一项关于绿猴的大规模基因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 163 只绿猴的全部基因组,这些猴子来自9 个国家,涵盖了非洲绿猴的主要分布区。此前,我们还没有对非人类的哺乳动物,做过样本数量这么大,涉及地理范围如此广的研究。这样不惜血本的投入,也能看出绿猴对于艾滋病研究的重要意义。

研究结果表明,非洲绿猴可明显分为6 个地理种群。西非绿猴最早与其他绿猴发生分化,然后再分化出埃塞俄比亚绿猴,中非绿猴与青腹绿猴之间的分化更晚。而安哥拉绿猴与青腹绿猴非常接近,也许可以把安哥拉绿猴视为青腹绿猴的一个亚种。这次研究没有涉及贝尔山竹绿猴。但考虑到该种在形态、分布和习性上跟其他绿猴的差异,它应该属于一个独立的物种。
学者们对绿猴携带的SIV 病毒的进化史,也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病毒的分化,与非洲绿猴的分化有着很好的对应关系。非洲绿猴最早发生分化的时间估计在 50 万年前,SIV 在这之前就已感染了绿猴。此后,SIV 和绿猴经历了共同的演化,在绿猴的不同进化分支上,病毒也产生了不同的分支。
对绿猴基因的进一步分析表明,SIV 病毒对绿猴造成的自然选择压力,引发了绿猴体内,一些基因的快速进化。而这些基因是跟感染 SIV 病毒相关的,比如,有的基因会被 SIV 病毒所利用,借此繁殖出更多的病毒。
日历娘の小知识
病毒没有细胞,不能自己进行繁殖。病毒把自己的基因写入生物(比如动物、植物、细菌)的细胞里,然后生物细胞就会以病毒的基因为蓝本," 生产 " 出新的病毒。
研究表明,绿猴适应 SIV 病毒的策略似乎是与之共存,也就是说,绿猴们的对策更重在如何减少 SIV 感染所造成的危害,而非抵御 SIV 感染本身。

也许有一天,对绿猴的研究,能为我们战胜艾滋病提供至关重要的信息。你知道它们蕴含如此潜力之后,会不会对这些似乎与我们 " 无瓜 " 的猴子,生出一丝敬意和感激呢?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 5 年第 192 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 @鸟人 Robbi。
大噶猴,我们係马骝
豚尾狒狒:一群恶人路过城市
黑冠猕猴:因为自拍照出了名
食蟹猕猴:有姨妈也是一种能力
与猴子保持距离,它好你也好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 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