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楼梦》中 " 平儿理妆 " 一节中,曾提及过这样一种 " 新奇之物 ",情节大致如下:
见着宝玉这般体贴,平儿心中也颇感激。待洗过了脸,换了衣服,宝玉在一旁笑劝道:" 姐姐还该擦上些脂粉。不然,倒象是和凤姐姐赌气的似的。" 平儿便去找粉,却找不见。宝玉忙走至妆台前,将一个磁盒揭开,拈了一根粉棒,递与平儿,说道:" 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对上料制的。"
这在平儿眼中也是新奇之物,那粉棒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象别的粉涩滞。彼时紫茉莉粉乃是上品,宝玉为了哄女孩子开心,自然舍得用这新奇之物了。
上述故事的背景设定大约是在清初,那时候正是 "紫茉莉花种" 大行其道的时节。紫茉莉大约自明朝熹宗年间传入中原。相传明末崇祯皇帝,并不喜爱宫中女子以铅粉涂面,唯有皇后与田贵妃天生面色如玉,最得宠爱。其余嫔妃宫女,既知道皇帝不喜铅粉,便纷纷用 " 紫茉莉粉 " 代替,故而紫茉莉在明朝宫中所栽极多,就连不用擦粉的皇后,也在坤宁宫栽种了六十余株。

据《崇祯宫词注》中记载,明代宫中的紫茉莉,待 " 种子 " 成熟,变为黑色,采下剥去外壳,内中白粉研细蒸熟,名为 "珍珠粉",既可涂面美白,也可除皱,寒冬时节擦脸,更可防冻,加之可去面上痣及粉刺,故而为妇人所爱。只不过,这所谓的 " 花种 " 并非种子,而是紫茉莉的瘦果。
到了清朝初年,紫茉莉从皇宫传出,大户人家多爱栽种。由于 " 果中白瓤可作粉 ",紫茉莉有个别名,叫做粉豆花。贾宝玉那时候正好是紫茉莉的高光时期,这种新鲜的涂粉原料,还算是精贵之物,所以平儿此前并没用过。

前两年动画《宝石之国》播出的时候,有个细节耐人寻味:磷叶石她们要到野外,去采 " 白粉花 " 的种子。这东西挺重要的,磨碎了以后变成白色粉末,涂抹在身上就可以 " 防水 ",于是宝石妹子们也能潜入海里了。仔细看动画,这个 " 白粉花 " 与紫茉莉十分相似呀。" 防水 " 的设计可能也是由 " 紫茉莉粉 " 具有除皱防冻的效果而演绎出来的。


至于紫茉莉为什么叫紫茉莉呢?清代沈青崖编纂的《陕西通志》里面记载:
" 紫茉莉,花形似茉莉,色紫,香不及茉莉。女人取花汁匀面,子肉雪白,作粉,冬擦面不皱人,呼胭粉花。"
如果你看过紫茉莉和真正茉莉的花,就会对此产生疑惑:骗喵吗?这两个东西开花一点也不像啊!凭什么说 " 花形似茉莉 " 呢?清末民初,徐珂编写的《清稗类钞》中总算把话说圆了,其中写道:" 花状如漏斗,蓓蕾略似茉莉,有红紫白黄等色,颇美艳。"
明白了吧,紫茉莉之所以叫紫茉莉,并不是花开似茉莉,而是蓓蕾略似茉莉。这还是比较讲道理的,二者的花蕾确实有相似之处。

但有人等不及了。谁啊?乾隆。乾隆是没活到清末民初,没看过《清稗类钞》,反正他总是觉得,紫茉莉这东西,比真正的茉莉差远了。于是他写了一首《紫茉莉》诗道:
" 艳葩繁叶护苔墙,茉莉应输时世妆。独有一般怀慊防,谁知衣紫反无香。"
那意思是说,紫茉莉虽然现在很火爆,是贵重的化妆材料,但它没有香味啊,这么能和茉莉相比呢?
皇帝这一发话,从上到下都要领会其中的精神,于是从官员到富户,就不敢大张旗鼓地宣扬紫茉莉的好处了。该用还是用,但社会上热捧紫茉莉的风气反而得到了抑制,这种植物也从大户人家流出,民间渐渐也能见得到了。

拜乾隆所赐,后来清朝文人说到紫茉莉,也往往带着调侃戏谑的口吻。比如清人宋琬所作的《西江月 · 秋花有粉茉莉者》词曰:
" 姑射山头冰雪,仙人散作云霞。嫣红姹紫让夭斜,略似文君新寡。最爱章江木本,居然压倒群葩。娇香冷蕊较争些,婢学夫人其亚。"
不过乾隆错怪了紫茉莉。要说它一点香气也没有,其实不太合适。紫茉莉花在傍晚开放,具有浅淡的气味,不靠近深嗅,可能浑然不觉,但真的不是 " 无香 ",至少可以说是 " 微微香 " 吧。当然这微小的香气,和茉莉花是全然比不了的。

紫茉莉在明末清初那么受欢迎,怎么就不见再往前的朝代有人提它呢?因为它原本就不是国产物种。
紫茉莉原产于热带美洲,被当作观赏花卉引种至各处,明朝传到了我国。要说明清交替之际是它在我国的第一段高光时刻,那近二三十年,则是紫茉莉的第二段高光生涯——如今我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南方,曾经被当作花卉栽种的紫茉莉,自生自灭,已形成了稳定的、可产生后代的野外种群了。
没错,它已具有了外来入侵风险。
外来植物能够繁殖多个世代,说明它已经可被成为归化物种。有人对于紫茉莉的入侵等级进行了评估,除了确认紫茉莉的果实繁殖能力较强,根和茎也具有一定繁殖能力,对恶劣环境具有较强的耐受能力之外,有一点十分重要:紫茉莉对其他植物具有较强的化感作用潜能。比如在实验中,紫茉莉对小麦和白菜的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如果说一个外来物种,除了能够自我繁殖,还对本土物种构成一定的危害,则可一定以为外来入侵物种了。对不起,看起来美美的紫茉莉,确实够得上 " 外来入侵物种 " 这个称号。
紫茉莉到底悄咪咪地干了什么呢?对于紫茉莉根系分泌物与土壤微环境的研究,初步揭示: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受到紫茉莉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呈明显下降趋势。紫茉莉本身对贫瘠的耐受度较高,而其余植物若耐受能力有限,则会受到影响。
此外,土壤中的细菌、放线菌明显减少,真菌也受到影响,这些微生物数量的改变,也使本土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平衡性被打破。因此,如果一片土地长期种植紫茉莉,土壤的肥力是会显著下降的。

好吧,什么化感啊微环境啊,听着头疼,那就说个特别直观的吧!紫茉莉的主根是倒圆锥形的,又粗又肥,于是有少数耍鸡贼的人,就拿它去冒充人参或者天麻。曾有人将紫茉莉的根误服(约 120 克),次日出现口唇麻木,而后皮肤麻木、疼痛、触觉明显减退,并伴有头晕、耳鸣、听力减退的症状,判断三叉神经可能受损。
不要把紫茉莉刨出来吃,这点非常重要,特别是要提醒身边的老年人——不是开玩笑,我家附近小区里就有一群老年人,什么紫茉莉啊、美洲商陆啊,都把地下根茎刨出来炖肉煮汤,号称 " 土人参 "。

植物本没有错," 发明 " 这种吃法的始作俑者可真是够呛。

不过,也不要太过厌恶紫茉莉,仅仅作为观赏花卉,它还是很不错的。紫茉莉易栽易活,手残党也能养好。而且紫茉莉的花,在古代是被赞为胭脂花、状元红的,因为花瓣捣汁,用棉签蘸了,可以当作胭脂。如今也有人研究紫茉莉的色素提取,大约以 50% 浓度的酒精提取效果较好。而紫茉莉花色素不太耐氧化,却对还原性有较强的耐受力,所以喜爱草木染的朋友们,不妨用紫茉莉花作为原料试试看。
如今的紫茉莉,除了相对纯正的深紫红色,其实花色比较多样,有大红色、黄色、粉色、白色,以及上述各种颜色相互混杂的个体。由于傍晚开花,正是晚饭时节,也是南方常见的冲凉时间段,所以民间将紫茉莉俗称为 " 晚饭花 "、" 洗澡花 "。



若问小孩子怎样拿紫茉莉花来玩耍,各地想必都有高招。我们小时候是只留紫茉莉的花冠,也就是细长筒和喇叭口,把花冠穿成一串,作为项链或者耳环。虽然摘野花不值得提倡,不过摘吧,反正是外来入侵物种,只要不摘有人专门栽种的,多摘就是为保护环境做贡献。

不能不提的还有紫茉莉的另一个别名:地雷花。由于它的瘦果新鲜时黑不溜秋,还有横纵纹路,形如地雷,所以通常俗称 " 小地雷 "。男孩子们用纸卷个细筒,把 " 小地雷 " 塞进去,用嘴使劲一吹,把紫茉莉的果实当子弹吹出来。

不过这些 " 小地雷 " 如果采摘下来放置,过一阵子就不再是圆润的球形,而是缩成椭球形。缩水的 " 地雷 " 不影响栽种,来年春季先用水浸泡 24 小时,待瘦果吸水之后播种即可。
顺便说,紫茉莉在地下的根系可以耐一定的低温,以华北地区为例,靠近墙根的背风环境,地下根系就可过冬,来年再度萌发。加上紫茉莉自播能力很强,落地的瘦果往往无需照顾就能发芽,所以想要栽花观赏,是个容易的事。若是想要清除,一是要趁开花之间把植株清理掉,二是尽量将地下的粗肥主根拔除。
本文是物种日历第 5 年第 191 篇文章,来自物种日历作者 @天冬。
美丽的小花花,怎么就成了入侵物种
拖家带搞入侵
漫山遍野的鲁冰花
这种年宵花,也是入侵物种
本文来自果壳,欢迎转发
如需转载请联系 GuokrPac@guok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