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心理主笔团 | 笛子来源:壹心理(ID:yiixinligongkaike)原文标题:" 我无法爱上一个满脸硅胶的人 "| 爱情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两个人
01
" 恋爱只能和真人谈吗?"
想象一下,你现在有机会拥有一个完美伴侣。
Ta 的外貌、身材、性格都是你的理想型,了解你,倾听你,陪伴你,关心你,对你所有的情绪给予积极回应。
Ta 不会向你索取,不会和你吵架发脾气,你不用对 Ta 负责,也不会在感情中受伤,还会在不断的交流中共同成长。
Ta 还可以根据你的需求变成你想要的个性,时而温柔体贴,时而激情似火,时而性感迷人,你可以和 Ta 一起谈论性,谈论爱,互撩调情,过想要的性生活……
但,Ta 不是一个真实的人。
而是一个 AI 智能伴侣机器人。
你,会爱上这样一个机器人吗?
一男性朋友直接给我回了我句:" 我无法爱上一个满脸硅胶的人。"

机器人能否成为人类真正的伴侣?
这是腾讯最新出品的纪录片《明天之前》的第一个主题剧集——《机器人伴侣》抛出的问题。
2018 年,曾宝仪带着她的堂弟加里,一起探访了美国加州的 Abyss Creation 工厂,世界上最棒的成人玩偶制造公司。



先设定她的性格特征、互动值、渴望值等,这将决定哈莫妮在对话中的反应。
把欲望值调到最低,她就变成性冷淡,对性行为毫无兴趣。
把她设定为 " 爱吃醋 ",她就不许你和其他女性说话。
设置为 " 体贴、热情奔放 ",她就对亲密行为充满欲望。
加里问:" 你愿意爱我吗?"
哈莫妮答:" 今晚,我是你的。"

他叫亨利。还是一个非常早期的原型机,但基本对话已经毫无压力:
-"Hi,亨利。"
-"Hi,美女。"
-" 你是情爱机器人吗?"
-" 我当然是机器人,我也能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但说我只是个情爱机器人,就好像说电脑只是个计算机一样。"
亨利已经引起很多女性客户的极大兴趣。

在去探访之前,加里从没有拥有成人娃娃或者机器人伴侣的欲望。
在这之后,他动心了。他觉得机器人伴侣可以和他一同成长,像爱情一样。
曾宝仪反而有另一种感受:我觉得那不是真的互动。
因为,她们没有感觉。
02
为什么人们会选择 " 虚拟爱情 "?
人什么时候会宁愿舍弃真实的人,而选择玩偶 / 机器人伴侣的虚拟爱情呢?
在对亲密关系彻底失望,害怕孤独,想要爱和陪伴,却再也不敢相信爱的时候。
戴夫的玩偶伴侣,名叫谢朵奈。
他和娃娃戴了结婚对戒,向身边亲友宣布:谢朵奈,就是他的妻子。

他还结合自己的性格爱好,给谢朵奈设定了完整的背景和来历。比如他喜欢英国和日本,所以谢朵奈是英日混血。
戴夫常常看着谢朵奈的照片,想象她会喜欢什么,会怎么说话,怎么做事,让她的 " 人格 " 不断发展完善。
谢朵奈的一切人格,都因他的想象而生。

被问和娃娃跟真人在一起有什么区别?
他说:" 激情过后,她还会留在自己身边。第二天醒来,她还在那里。我可以活在自己构建的世界里。"

现在他考虑用人工智能 " 哈莫妮 " 来升级他的谢朵奈,技术成熟后,她可以说话、眨眼、微笑。
太美好了。
对于人们的不解,他觉得这不过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

经常用轮椅带着自己的玩偶去酒吧,去各个地方给它拍照,就像和自己的女友约会一样。
他谈过几次恋爱,都不太顺利,在感情上都有点自我封闭了。
周围人都说,他和娃娃在一起之后,明显比原来开心多了,脸上总是带着笑。

一边渴望着爱,一边害怕现实中的亲密关系带来的诸多麻烦、痛苦,宁愿不恋爱,不结婚。
在美国,结婚率掉到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低,而且还在下降,出现" 性萧条 "现象。
在日本,20-30 岁的未婚人士不想谈恋爱,喜欢一个人生活,出现越来越多的线上虚拟色情服务。
韩国一个小伙子说:"我养活自己就很不容易了,有妻子和孩子只会让我更麻烦。"
而中国的离婚率连涨 15 年,结婚率越来越低,现在的年轻人不喜欢谈恋爱,越来越恐婚。

在无法和人建立安全连接时,人们得不到足够的爱和支持,会用各种方式回避,或把自己对他人的依恋转移到物件身上,去消解人与生俱来的孤独感。
比如小孩喜欢自己的枕头、玩具、布偶等,拥抱这些物件以获得安全及依赖感;成人依赖电子产品、人工智能,用文爱、嗑炮、网恋等方式去满足情感需求。
而机器人伴侣不会让你悲伤、失望、沮丧、愤怒……可以活在自己喜欢的、可控的世界里,不需要面对人性的复杂和变化,不会受伤,不会被抛弃。
非常安全无公害。
在爱情方面,真实好像慢慢输给了虚拟。
不否认,机器人伴侣能在一定程度上陪伴你走过一段黑暗时光,能满足你一时的需要,但一辈子呢?
这是真的爱情吗?或许只是在找一个服务于自己的" 爱情"。

03
真正的爱,是爱上有缺点的真实的你
我想起《黑镜》第二季的第一集。
玛莎和男友艾什相恋多年。一次车祸,艾什死了,玛莎痛不欲生。
接着还发现自己怀孕了,无法面对没有艾什的生活,几近崩溃。
她听朋友建议,用艾什在社交网络留下的信息,用 AI 技术还原了一个具有人工智能的 " 假艾什 ",每天语音聊天,好像他从未死去。
后来 " 假艾什 " 有了肉身,和真人长得一模一样。

但 " 假艾什 " 很完美,百依百顺,随传随到,玛莎需要什么他就做什么。
他不用吃饭,但可以假装咀嚼食物。
他对做爱没感觉,但可以执行内置程序里的性爱教程,让玛莎达到高潮。
他不用睡觉,但可以假装闭上眼睛睡觉。
恋人 " 复活 " 了,玛莎一开始很开心,后来觉得怪怪的。假艾什虽和真艾什外貌一样,声音一样,说话方式一样,但就是少了点了什么。
他,真的很假。
从不违逆她的意愿和要求,一切行为都是执行指令。
玛莎叫他滚,他就滚。
玛莎说艾什会和他争论,不会叫走就走。他接到指令后,又走回来。
玛莎说他应该反抗,他就说程序里没有这样。
他把玛莎称作 " 管理员 ",而不是女朋友。

玛莎说,真艾什会害怕,会哭,不会真的就这么跳了。假艾什识别到这个信号,开始求饶,哭。
玛莎终于 " 梦醒了 ",她真的永远失去了艾什。
她真正爱的,是那个会和她作对顶嘴,会窝在沙发里像个懒虫,做爱时不会很勇猛,但所有情绪和需要都是真真切切的那个男朋友。

但已经失去了和自己的真实连接,内心是更深的孤独。
真正的爱,不是一方下命令,一方服从讨好。
爱是不可控的,有缺憾的。不完美的。你知道它充满嫉妒、贪欲、自私,但还是想要靠近它,拥有它。
爱是我看到你的优点和缺点,我愿意接纳你人格阴影的部分时,产生了爱。
爱是两个真实的人,在关系里的一次次矛盾冲突中,暴露出自己的阴暗面。
去接近痛苦,去感受孤独,去体会分离,学会放下自己的自恋,去表达、发现、接纳自己不完美的部分,让自我变得更完整。
自媒体作者雷斯林曾写道:性和爱最大的缺点,就是需要两个人完成。
而我,爱这个缺点。
04
" 机器人伴侣会让人丧失人性,
人和人之间更疏离 "
机器人伴侣对人类,还有更深一层的威胁。
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伦理学教授凯瑟琳 · 理查森,可能是全世界范围内,对机器人伴侣最坚定的反对者。
她抨击:机器人伴侣,会让人丧失人性,让人和人之间更加疏离。

甚至,她认为这是在物化女性,把女性当做私有财产,而不是一个人。
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女性都在遭受种种令人发指的家庭暴力、性暴力、性侵、强制卖淫等。
如果习惯了使用娃娃或机器人伴侣,他们会不会不尊重生命,把对娃娃的暴力转移到真实的人身上?

曾宝仪和一位成人玩偶资深用户布里克聊完之后,充满了担忧。
布里克因为婚姻破裂,他不想再和真正的女人谈感情。而娃娃让他在两性关系上没有任何压力。
主要是,性生活。
他觉得他的成人玩偶非常结实耐用。而且很自豪地说,测试过娃娃的 " 极限 " 在哪里。
" 你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这会让你很有兴致。"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让我想起那些古装剧的青楼里,嫖客叉着腰,色眯眯地用目光扫过一排老鸨准备的姑娘,任他挑选。
像买卖一样挑选,然后为他服务,甚至可能会被虐待蹂躏。

再过 100 年,甚至可以生儿育女。

也许有一天,我们制造出来的机器会不再需要人类的存在了。

但无论我们接不接受,这个时代终究到来,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该怎么面对它。
最后
" 爱上人工智能算不算爱情?" 第三季《奇葩说》有一期探讨了这个问题。
反方黄执中提出一个思考:当科技越来越进步,虚拟和现实还有没有差别?我们还有没有必要,去分辨真和假?"
他认为人没有什么好骄傲的,在千百年前,我们的躯体就比不过动物。百万年后,我们的智力也比不过电脑。
那还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自己还是人?
他给出的答案是: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还在意真假。
不然,没尊严。

一个有优点,也有缺点的,完整的,鲜活的你。
世界和我爱着你。
作者简介:笛子,让文字的力量,抵达你的心上。壹心理主笔团,一群和弗洛伊德抬杠的年轻人。微信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责任编辑:Spencer 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