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做人,别舔狗。”

文:蓝莓小姐来源:我是蓝莓小姐(ID:blueberryonexinli)

1

你好,我是蓝莓小姐。

每个人都想要很好的人际关系。哈佛大学 75 年的心理学研究也揭示:最后活得幸福的人,都拥有好的社交关系。

但 " 如何与人交往 " 对于我们这代年轻人来说,真是个世纪难题。因为人际关系复杂程度有时真是让人害怕。

为什么呢?

我发现有个重要原因:虚伪的人越来越占主导。最典型的表现就是:

" 舔狗 " 越来越多了。

" 舔狗 ",是说在相处中,一个人怀着某种感情或目的,为讨好对方毫无尊严,不择手段去跪舔他人的人。

很多人都经历过一个类似的诡异场景:

某个稍有脸面的人提了一个想法,明明烂到不行,其他人却鼓掌叫好。你就只能一脸懵逼,缝上嘴巴,默念 " 卧槽 "。

人人讨好的世界里,越来越多人被同化,大部分人都戴上厚重的人格面具。这样,与人交往就完全变成一个重复性的游戏,毫无生趣而言。

所以我们和他人交往欲望大大降低,越来越多人专注自己的小圈子,或干脆独自一人面对生活。

一句话可以总结:我们活得累,因为大家都很假。

2

《黑镜》一集中女主角 Lacie 生活在一个依靠互相评分的世界,影射的就是我们面对的荒谬现实。

在她的世界里,无论是和熟人打个招呼还是去餐厅吃饭,都需要通过手中的系统为其评分,分数从 1-5 代表着你对这个人的印象。

4.5 分以上可以享受到更多社会资源。比如租房福利、机场快速通道、更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等。

低于 2.5 分会被看做异类,失去工作和住房,被整个社会体制抛弃。

Lacie 看中一套高档小区住房,但只有评分 4.5 以上的人才能享受八折优惠,她只有 4.2 分,于是她开启各种模式 " 巴结 " 高分的人。

对他人笑脸相向,总是给人打五星,以博取好感。

当一个 3.1 分的同事被集体孤立,她也选择了不喝对方买来的饮料。因为只要跟他说话,自己的评分也会跟着变低。

     

这时,儿时欺负她的 " 闺蜜 " Naomi 结婚邀请她做伴娘。Naomi 是高级社区的人,Lacie 决定参加她的婚礼,以增加自己的评分。

去婚礼的航班却意外取消,她愤怒地在机场大闹,评分从 4 降到 3 分。之后租车赶往婚礼时,很多路人仅仅看到她落魄的样子就直接给她负面评价,一路上因为分数低到 2.8,连出租车都不想载她。

      

当 Lacie 快要赶到婚礼现场时,她接到闺蜜电话,对方禁止她出现在自己的婚礼。

" 一个 4.5 分的婚礼不能出现一个 2 分的伴娘。"

    

愤怒之中双方都说了实话。两人之间哪有友情,不过一个需要儿时好友为婚礼撑场子,一个需要进入高分人士的社交圈。

Lacie 没有放弃希望偷偷来到婚礼现场。面对衣衫褴褛情绪崩溃的 Lacie,宾客们给她不断打负分。

崩溃的 Lacie 突然不想再虚伪下去,她拿起麦克风谩骂 " 闺蜜 " , 那个抢走自己男朋友,从小欺凌她的假女人:

" 混蛋!"

       

最终 Lacie 因评分变成 0 分被警察带走,进监狱接受惩罚:她必须卸掉眼中的隐形眼镜,彻底被清退出评分系统。 

脱离了评分系统后,她终于可以说自己想说的话。她和对面放假的犯人对骂起来,表情却是无比鲜活快乐。

虽然进了监狱,但不再被那个虚伪的世界束缚,也是一种巨大的解脱。

在《黑镜》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因分数而活着。现实世界中,每个人都因好评而活。

为了利益,人们执着于在人际关系里扮演着另一个自己,隐藏喜怒哀乐,无条件讨好对方。

但 " 舔狗 " 的结局会是怎样呢?

最后非但没攀上高枝,最后发现自己脱不下来这个虚伪面具,越来越自我厌弃,没有真正的关系,最后深陷抑郁。

3

我理解,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我们需要很多圆滑的为人处世技巧。

但其实,真正厉害的人,都不会欣赏太精明事故,圆滑讨好的人。

韩剧《未生》男主角 26 岁的张克莱是高中学历,没有朋友,没有人脉。

26 岁还在打零工的他,凭关系空降综合贸易公司成为一名实习生。

初入职场,面对外语一流、能力强的同事们,他被巨大挫折感包围,觉得自己格格不入。

张克莱空降兵身份曝光后,更受到了同期实习生们的质疑和排挤。

实习生们被安排去冷库检查鱿鱼,中途收到撤离通知,其他人故意没叫上张克莱,留他一人在现场落得一身鱿鱼味儿。

他一次又一次被责骂:你都 26 岁了,什么都不会。

 

大家都憋着要看他的笑话,看他笨拙地学习使用复印机,看他接到外语电话时的不知所措。

但他并没有因此去巴结或讨好任何人。

后来张克莱被分到营业三组,遇到了领导科长吴相植。吴相植是个既有能力,灵活处事,又有底线的人。他用人,看的就是实力与诚意。

他给了张克莱一本行业术语英语词典,他三天就基本背了下来,吴科长觉得 " 这家伙有两下子。"

他在努力又不伪装,不喜欢讨好他人的张克莱身上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影子,开始维护张克莱。

有次因为其他组失误,张克莱背了黑锅,吴科长为他打抱不平 :" 因为你们的错误,所以我们部门的孩子被训了啊。"

" 我们部门的孩子 " 这个称呼让张克莱泪流满面,让他决心要更努力。

  

公司考核,张克莱需要和另一人竞争。吴科长亲自指点他," 对方属于成就动机很强的人。如果你没能力,他就会利用这一点突出自己。"

他看不惯同事韩锡律欺负张克莱,傲娇地在电梯伸了一下腿,绊倒了他。

        

当张克莱遇到挫折时,他总是告诉他:这里需要的,就是坚持。

在这样真实的关系下,张克莱褪去新人的不安,成为能独当一面的职场人。最后通过考核,成功晋级为合同工。

吴相植为什么唯独只欣赏,只帮张可莱呢?

人格心理学家杰瑞米 · 尼克尔森认为,不同于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种双方的合作。

我见过很多在金字塔顶端的人,真正有实力的人,他们最欣赏的是和他们一样兼具实力与底线的人,可以跟他们并肩战斗的人。

的确,如果你整天记着拍马屁,察言观色,被人际关系所累,扮演着 " 舔狗 ",哪还有精力提升自己,踏实做事呢?

4

关系本不复杂,复杂的是人为了达到目的戴上的一层层面具。

我常看到很多人西装笔挺,人模狗样,满脸笑容,心理内核却只有一个字:

假。

当他们与人交往时,总是带着虚伪的面具。

他们一分一秒盘算着,对方能否给自己带来好处,怎么给自己带来好处,若是对自己有帮助就立马做出舔狗的行为。

但结果一定是好的吗?真不一定。

最重要的是,他几乎所有的关系里,全是利益包裹下的情绪垃圾,没有真实感受,想法,更不要说关心和爱了。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最终目的就是共同体感觉,即把他人看成朋友,并在其中感受到有自己的位置。

也就是说,我们所进行的人生都是与他人有关,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共同存在的。

所以反而是如果你撕掉不必要的伪装,能用真情实感,你的努力、实力和厉害的人建立真正的关系,他们很可能会在你人生的重要时刻帮助你。

那你的人生之路,才会有更丰富,无限的可能。

作者简介:蓝莓小姐,有多重自我和反世俗精神的四次元 girl,心理学创作者。学习多种咨询流派,倾向整合性心理治疗的未来咨询师。一生的梦想是,成为我自己。

责任编辑:Spencer   JXL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