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山东之间这个省为什么被撤销了?

( ⊙ _ ⊙ )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

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

NO.1069- 平原省往事

作者:杔格

  制图:孙绿 / 校稿:猫斯图 / 编辑:汑洛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省级行政区划也在频繁变动。

尤其是北方地区,先后撤销了多个省份,其中有察哈尔、绥远、热河、宁夏(后恢复),称塞北四省。

这塞北四省成为了之后内蒙古的重要组成部分

(底图来自《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

除了塞北四省和东北相关省份,还有一个省份也被撤销了。但和民国旧有塞北四省的情况有所不同,它始建于建国前夕,撤销于建国初期。

这就是由今天山东和河南部分地区组成的平原省。

六省相接之要地

新中国建立前,1949 年 8 月 20 日,以战争年代冀鲁豫、太行、冀南三个革命行政区(根据地 / 解放区)的部分地区为基础,正式成立平原省。其中原冀鲁豫解放区所占的面积为最大。同时其所属的土地也是由之前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各一部分组成。

这次调整也最终结束了革命时期长期并存的两种行政体系的局面,为之后的建设发展扫清行政上的障碍。

这三个解放区追根溯源,都是在抗日战争中建立起来的革命根据地,后为在解放战争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有效控制区。所以平原省的出世,从一开始就带着革命老区的气息。由于当时还有大行政区作为一级行政单位,所以平原省虽然是省,但其实在初期是下级单位,其最初由华北人民政府(大区)所管辖,后改属中央直辖的华北事务部,终又改属政务院华北行委。

华北行政区包含了:

绥远、察哈尔、山西、河北、北京、天津、平原

(底图来自《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

对于 " 华北大区 " 来说,平原省的作用不容小视。

解放前后,因当时形势的需要,省级行政区划并没有完全遵循之前的情况,但仍是以旧省界为主要基础,同时照顾经济条件、历史关系、自然条件等情况,重新划分。

平原省所处的地理位置为今日河北、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山西六省相接之要地,连接多个革命老区,处于中国南北交通的要冲地段。地形除了西部的一小片太行山区外,大多是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为主体,与其它省份的分界线多以河流与湖泊为主,次之为太行山脉,少量为无明显标识的平原地带。

或许可以把这个省描述为

黄河以北、漳河以南、太行山以东、大运河以西

(红色为平原省大致范围)

该地区乃是连接华北和华中解放区的纽带,也是解放军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最为接近的大后方。由于当时的战事刚刚结束,形势尚不明朗,成立一个新的省级行政区对当时稳定地方局势有很大的作用。

今焦作修武云台山(南太行山)

平原省不只有平原,在其西部是有部分太行山区的

治理黄河贯始终

平原省辖域大体就是今天河南省的新乡、安阳、濮阳、焦作、济源和山东省的聊城、菏泽、济宁部分等地所组成。而平原省当时的行政区划为辖 2 省辖市(新乡、安阳)、6 专区(新乡、安阳、湖西、菏泽、聊城、濮阳),省会设于新乡市。当时省内比较大的城市只有新乡、安阳、濮阳、聊城、菏泽;所谓 " 专区 " 就是后来 " 地区 " 的前身,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也可以说是今日地级市的前身。

仿佛是通向华北的一个走廊性质的省份

值得注意的是,平原省驻地均在新乡,而新乡专区的驻地在焦作,整个大概念的 " 新乡 " 在当时实际是拥有两个中心。而这个 " 新乡 ",实际上分别分为三个概念,新乡专区(专区级)、新乡市(省会,专区级)、焦作工矿区(直辖县级)。

新乡专区、新乡市与新乡工矿区

虽然新乡专区的专署驻焦作,但不代表新乡专区由焦作工矿区领导,只不过是驻地设于此,同理新乡专区也无法领导焦作,行政调度比较复杂,为建国初期各地常见的情况。这也是平原省这个临时省份命运的缩影,其在建立之后的约三年时间内,县级、乡级、村级,均不断有不同幅度的区划调整。

当时的新乡虽然位于平原省的西端,但在之前却是豫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工农业基础不错,主要得益于建国前京汉铁路和道清铁路在此交会。虽然后来道清铁路名存实无,但它给新乡带来的发展却是不可磨灭的。

当然,郑州是最大赢家,新乡也跟着躺赢了一下

此外,新乡另一项优势就在于,受当时的黄河水灾泛滥影响较小。在这里设省会,可能与平原省境内的黄河治理工作任务大有关系。

在平原省版图上,黄河横贯全省,西自济源入平,东至东阿入鲁,正是所谓黄河的 " 豆腐腰 " 地区的重要地段,自古就是洪水多发。再加上堤线常年失修,破烂不堪,十年九决,治黄防汛成为当时平原省的重要任务之一。

黄河向东北拐弯这一块是历史悠久的重灾区

看来你平原省一大重任就是治河

平原省对黄河的治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加固黄河大堤,加强防汛工作;二是修建了 " 引黄灌溉济卫工程 ",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后来被命名为 " 人民胜利渠 "。

黄河沿岸,长垣县附近,当时属平原省

(图像来自 Google map,DigitalGlobe)

人民胜利渠的渠首闸在郑州桃花峪平汉铁路黄河大桥以西 1.5 公里的武陟县境内,至新乡市区汇入卫河。时至今日,此工程至今仍在使用。在引黄济卫的入口处,依旧有相关建筑物与纪念设施存留。近年来,当地为了发展旅游业,在继续维护旧设施的同时,还在当地开办了多处旅游景点,比如:气垫船和 " 水浒新村 " 农家乐,为革命老区带来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力。

人民胜利渠附近

由于引黄济卫工程的成功修建,黄河水成功补给卫河,水源充足的卫河使得新乡的内河航运业再度繁忙起来,新乡 - 天津的卫河航运线路也成为当时新乡的重要交通出行途径。同时,修堰固堤的工程积累,为此后各地区根治黄河水患提供了经验借鉴。

平原省最终撤销

到了 1952 年,随着整个大环境的良好发展,建国初期设立的一些临时过渡性的省级单位进一步作出变动也被逐渐提上日程。在这一年," 大行政区 " 的性质也做出了变更," 省级 " 由此重新成为地方最高行政建制,持续至今。

比较 1951(上)和 1954(下)的北方

最大的几处变动:

大行政区级别消失、内蒙古重组、黑龙江重组

(图片来自《中国行政区划沿革地图集》)

这一段时期的变更极多,其中值得注意的便是川北、川南、川西、川东、皖北、皖南、苏北、苏南这几个行署区(省级)再度合并为四川、安徽、江苏三省。同样具有临时过渡性质的平原省,最终也避免不了变动的命运。

这些长江流域省份的变化则更加剧烈

1951(上)和 1954(下)

毕竟从地域文化属性以及山川形便来说,这一带在历史上几乎没有省级行政区的建制沿革;该省也缺乏像样的大城市,省会经济向心力不足,除了新乡周围的地区与新乡交往密切之外,其他地区的内部经济运作仍是按照之前的经济与交通情况与外省联系相密切。

其实河南北部(黄河与太行山之间)

是平原省的核心区域

但这个区域在很早的古代可以作为一个单独区域

放在现代则过于小了,完全撑不起一个省

此时治黄问题也进入新阶段,其下辖的各专区大多认为现在的行政区划不再利于统一管理治黄事务。

除了上述几点可能的原因外,综合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和任务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平原省在完成了自己特有的历史使命之后,终免不了被撤销。

1952 年 11 月 30 日,平原省正式撤销,从正式建立到最终撤销,仅仅存在了约三年零三个月。

平原省分给了河南和山东两省

被撤销之后的平原省,对于其下辖区域的归属问题,中央做出了如下处理:

先属平原省:原为山东省旧辖的各县全部划归山东省,原河南省旧辖的全部划归河南省,原河北省旧辖的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等 5 县,为治黄之便,划归河南。

1951 年(上)与 1952 年(下)的河南

红色线框内为南乐、清丰、濮阳、东明、长垣 5 县

另外,平原省撤销之时,属于河北省,但原为河南旧辖的武安、涉县、临漳三县不动,仍属河北省,以利治漳。

当时的河北省跟现在可以大不一样 ....

平原省撤销后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恢复了原来的旧制,将各区域重新划归为原属省份。同时也从利于治理黄河、漳河的角度考虑,对部分地区的归属做了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调整。

成立于百废待兴之时的平原省,在完成了它的过渡使命之后,消失于历史,新的河南省和山东省取代了它。但是行政区划的变动并没有就此终止,依旧十分曲折,各种乡村级的变动已然十分复杂,县以上的更改也有诸多变化,经历了几十年的变动才最终至今逐渐稳定下来。

被河南省包围的东明县的政区归属来回变动就是其中一例。湖西(微山湖等南四湖西)专区划归山东后,被拆分并归入济宁、菏泽两专区,成为了今日济宁市和菏泽市的组成部分。

也就是之前平原省的这个地方

濮阳专区与安阳、新乡之间的分分合合,直到濮阳建立地级市(有中原油田的影响),以及相关时期的寿张、台前、范县的跨省区划调整才告一段落。

鹤壁、焦作也相继成为地级市,济源则直接升级为河南省直辖的县级市。

今天的焦作是一处铁路交通枢纽

新焦线、太焦线、焦柳线、呼南通道

平原省虽然最终撤销,这三年时间留给世人许多事物,距今短短六十多年间,很难抹去这些历史记忆。除了 " 人民胜利渠 " 一直在使用之外,今日的新乡也仍存有很多与旧平原省有关的物事。新乡最繁华的大街名字就叫平原路,还有繁华一时的平原商场。今日河南师范大学和新乡学院,也都与前后设置的两所与 " 平原 " 有关的高校有着沿革关系。

平原路的位置,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图像来自 Google map)

而位于新乡市和平大道上的平原省委旧址如今完好如初,依旧注视着此后作为京广、京九铁路大通道的 " 平原省 " 所发生的一切。

参考文献:

[ 1 ] 韩军垚 . 基于图书档案资料研究:平原省会选址新乡考 [ J ] .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7,37 ( 9 ) :123-126.

[ 2 ] 肖东辉 . 平原省废立始末 [ D ] . 四川省成都市 : 四川大学 ,2007.

[ 3 ] 申志锋 . 平原省废置缘由考 [ J ]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5:104-108.

[ 4 ] 申志锋 . 平原省建置缘由考 [ J ] .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5,3:104-108.

[ 5 ] 邢克鑫 . 平原省治理黄河的历史功绩和意义 [ J ] . 平原大学学报 ,2003,20 ( 3 ) :77-78.

[ 6 ] 崔立钊 指导教师:侯杨方 . 清中叶以来黄河改道与冀鲁豫三省交界地区的政区调整 [ D ] . 上海市 : 复旦大学 - 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2014.

* 本文内容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识局立场  

封面图片 @猫斯图

在平原省撤销的同时

河南的另一个角落却一直是无名之辈

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END

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