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爱范儿 ,作者吴羚
来源丨爱范儿(ID:ifanr)
作者丨吴羚



可以说,3M 的历史是从另一个 M —— Mistake 开始的。1902 年,5 名商人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双港成立 3M,他们当中有厨师、医生、铁道管理人员,还有一位开肉铺的老板,这个奇特的商业组合起初只是为了开采刚玉,这是一种硬度仅次于钻石的自然物质,是制造砂纸和砂轮的理想材料。

然而老天和他们开了个玩笑,3M 找到的根本不是刚玉,而是毫无商业价值的斜长岩,3M 的股权也变得一文不值,用作家弗吉尼亚 - 哈克在 3M 传记里的话来说,那时候 3M 的股票是酒吧里最便宜的交易物," 两股换一小杯威士忌 "。

走投无路的 3M 决定转行,既然找不到制作砂纸的材料,那就自己造砂纸吧。虽然期间依然困难重重,包括当地气候潮湿难以让产品正常干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被愤怒的客户退货等,但经过不断地创新和改进,3M 这次总算把砂纸生意做起来了,并在 1921 年推出了革命性的防水砂纸 Wetordry,就此点亮了创新的技能树。防水砂纸问世不久,3M 开始了新一轮折腾。3M 工程师德鲁在去汽车厂测试砂纸时,从车身喷涂工人们口中得知市面上的遮蔽胶带(用于美术喷绘时遮挡不需要喷绘的地方)容易残留或与颜料发生反应,于是开始捣鼓起满足要求的胶带。顶住重重压力的德鲁最终在 1925 年发明出易剥离的 Scotch 遮蔽胶带,产品上市后立即大获成功,3M 正式进入粘合剂产业,有了透明胶、双面胶等产品。

粘合剂至今仍是 3M 的支柱业务,以最新的 2019 年 Q4 财报为例,该季度工业粘合剂和胶带的销售收入为 6.89 亿美元,在其所属的安全及工业品类目中占比超过 23%。

遮蔽胶带的发明过程让 3M 看到了给工程师创作自由的重要性,于是有了著名的 "15% 法则 ",即工程师可以把 15% 的工作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上,是不是和 Google 著名的 "20% 法则 " 很像?这一规定也进一步推动了 3M 的创新氛围,最早用于反光交通标志的反光材料 Scotchlite、Scotchgard 织物保护剂、 Post it 便利贴等如今随处可见的产品都是灵光乍现或实验意外的产物。因为雾霾而被中国人熟知的防护口罩也是 3M 的众多发明之一。

今天的 3M 拥有的不止是胶带和口罩,其业务已涉足健康护理、运输、电子等。3M 的业务范围到底有多广?有人如此总结:" 除了上帝,什么都造。"

显然,随着业务的扩大,再叫矿业公司就不合适了,2002 年,在公司创立百年之际,"3M Company" 正式取代 " 明尼苏达矿业和制造公司 "。于是开头的问题也就有了答案,虽然口罩供不应求,3M 也在加班加点生产,但口罩的收入实在微不足道,小到连财报都没有单独提及,对股价的拉长自然有限,另一方面,也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美股市场较为理性有关。在第四季度的财报中,3M 最重要的安全和工业、运输和电子两大业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售下滑,2020 年增长指引也低于华尔街预期,且 3M 2019 年在中国市场的汽车产品销量急剧下滑,被指控向田纳西河违规排放化学药品的丑闻亦有损该公司形象。不知道在新的危机中,3M 还能不能像当年一样化腐朽为神奇?
题图来自:CNN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爱范儿(ID:ifanr),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