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心理界线,也需要专业训练吗?

文 / 邹根生

写在前面的话:

本文要提的这本书,重塑了我对于 " 心理界线 " 的认知,帮助我获得了有关界线的专业训练,妻子对它相见恨晚。界限无处不在,非常重要,却又常常被人们忽视;一个人的心理界限是否健康和健全,直接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质量和幸福指数。

支撑我在壹心理上发表文章的最大动力之一,来源于读者的真诚反馈,哪怕有时只有一两个读者。比如,最近发表的《多想和你过一生:情感解惑五篇》一文,就有一位读者(Choco00)反馈说:

疫情期间被提出离婚,打击肯定是很大的,但是正因为有许多类似作者这样宝贵又温暖的智慧分享,让我冷静客观的梳理了自己的优缺点,正在一点点包容一切和治愈自己。谢谢!感恩有你们无私的人生引导,避免我陷入不眠的黑暗痛苦中。

最近几日,妻子多次对我说她看了《过犹不及》这本书的收获,说自己的很多困惑都从里面得到了解答。我笑而不语。

这是一本购买于甲午年(即 2014 年)的书,它的副标题是: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由海天出版社于 2011 年出版)。作者是美国的两位执业心理医生:亨利 · 克劳德、约翰 · 汤森德。这两位医生在界线方面的专业训练影响了美国很多人。

当年我看这本书后,也是受益匪浅。全书中几乎每页都有我的圈画或批注。在我过去几年的情感咨询工作中,有时我也会选取其中的部分篇章,展示或讲解给我的客户听。在 2018 年,我甚至还想开设 " 界限十讲 " 这样的系列课程,但终于未能完成。

尽管我对我的客户讲过,但从未主动向妻子说过 " 这本书值得你看看 " 这样的话;只是最近我又将它翻出来查阅,结果可能被妻子发现了,她这才有了阅读的兴趣。她对我说:" 以前看到这个书名,觉得很一般;书的封面,也不喜欢,现在细看,没想到这么值得一读!"(似乎有相见恨晚之感)

何为 " 界限 "?为什么界限还要有专门的训练呢?!(注:界限和界线,在本文中是通用的)

其实早就有人下结论:说中国人恐怕是世界上各个民族中相当缺乏界限感的,对此我打算默而认之。那么如何理解这个 " 界限感 " 呢?

一种最通常的理解就是:所谓 " 界限感 ",就是和他人之间划清分界线的意识和能力,也就是分清 " 你就是你,我就是我 " 的能力。

这么理解固然正确,但只说对了一半。克劳德在书中打了一个比方,他说,界限就像你家门口围起来的篱笆,它可以让我们把 " 好 " 东西留在里面,把 " 坏东西 " 挡在外面。但有时候,我们却把坏的留在篱内,把好的挡在篱外。这里,我们需要做的是:能够打开篱笆上的门,赶快把好的延请入内,把坏的送出篱外。①

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界线与 " 爱别人 " 并不冲突,事实上," 界线不是要停止爱人,正好相反:是你得到自由而能够去爱。" ② " 把你的界线公开地与人沟通,这才是真爱的途径。" ③

一言以蔽之,建立界线,是一种 " 对好的事情说‘是’,对不好的事情说‘不’ " 的能力,是更好地爱自己和爱他人的一种能力。如此理解,才是更完整和透彻的。

现在我们举个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假如你家有个初出生的婴儿,三个月大,你的身边有好邻居来串门,或者在外面共同溜达时,邻居示意想抱你家宝宝,你给不给抱?有界限感的人会怎么做?缺乏界限感的人的行为又是怎样的?

这里有几种情况:

(一)你把孩子交了出去,邻居也抱了,没有出现任何问题。

(二)你把孩子交了出去,邻居也抱了,但出了问题,比如孩子从邻居手中不慎滑落,或者孩子感染上什么病菌。

(三)你拒绝让邻居抱,但邻居因此感到不愉快,你们的关系受到了一些损害。

(四)你拒绝让邻居抱,邻居也因此感到有些失落,但表示理解,你们的关系没有受到影响。

以上四种情况,哪一种是符合健全界限的行为呢?

界限理论认为,人们要学会接受他人的善意,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委屈自己去迎合别人)。

在上述情况中,如果你自己较累,而邻居又是做事细心、身体健康、行为可靠的,那么,让邻居抱抱孩子,自然没有什么不可。

如果你自己不想交给别人抱,而因为怕因此关系变得不好,而交了出去,这样便是你自己没有守住自己界限的表现。

在 " 相爱相杀型 "(也称 " 敌对共生 ")夫妻关系中,有十个显著的心理特征,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两人的情绪感染力很强。一方不笑,另一方就情绪不好,觉得另一半在生自己的气……④

用界限的理论来解释,这类夫妻是非常缺乏健康的心理界限的。其中的一方不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另一方又想要为对方的情绪负责,结果两个人都不舒服,一方不能成长自己,另一方常常是吃力不讨好。

比如,在中国夫妻中,男人喜欢哄女人,而且似乎成了定律。哪个丈夫要是不经常哄自己的妻子,便容易被认为是 " 不称职的丈夫 "。然而细想一下,这是很有问题的。夫妻相爱当然必需,但无需一方宠爱或溺爱另一方啊,无须放下自己的身段去讨好对方。

我这么说,并非主张男人或女人从来都不需要去 " 哄 " 对方,事实上,有时的低头是一种很勇敢而大度的行为,但你的低头不应以对方的不思成长为代价。

这又回到了 " 界限 " 的话题。在良好的、健康的亲密关系中,双方都是有适当的界限感的。有了这份界限感,他们彼此的爱更加健全,更有利于家庭中爱的流动。

前不久的一次聊天中,我对妻子说,我挺喜欢城市里人与人之间的这种交往方式的。它包括:不会轻易串门,彼此保持距离。

比如我们所在的这栋楼里,我们住 602 室,和对门 601 之间说的话极少(这户人家的丈夫是香港人,平时很少住在这里),根本不知对方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当然若是见了面也会礼貌性地打招呼。

但与楼上 701 家就熟络多了,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我们两家有差不多大的小孩。但大人之间的串门也是不多的。

我觉得这种相处方式是令人舒适的,与乡村或农村人的喜欢串门、甚至喜欢背后议论别人家里的事相比,我对于城市的这种社交方式要喜欢多了!这正是一种有界限感的人际相处模式。

最后出一道 " 作业题 ",也是我不久前看到的一个案例:

一个南美洲的女人嫁给了一个北欧男人。女人看中的是欧洲人的沉稳和守信,而男人喜欢的是热情和豪放。然而,在他们初为父母时,问题便接踵而至。这个男人习惯于保持一定距离,尊重女人的私人空间,不愿意太亲近。

但女人却觉得他在退缩、想放弃,便表露出惊慌和不满,反应异常激烈。面对女方那 " 歇斯底里般的激情 ",男方却步了,对女方的要求和控制非常反感。彼此都不满意对方的行为模式,都希望对方改变。彼此之间的差异日趋扩大,没多久便到了形同路人的地步。⑤

对于这个故事,你怎么看?这对夫妻如果要和谐相处下去的话,有什么解决办法?(提示:从界线的角度来考虑)

最后,预告一下:

最近我打算抽点空,整理出《界限一百句》来,以便对于这个主题有更进一步的学习、阐释、理解和运用。

如果大家有界线方面的问题或困惑,信得过我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注释:①《过犹不及:如何建立你的心理界线》P24,【美】亨利 · 克劳德 & 约翰 · 汤森德 著,蔡岱安 译,海天出版社,2011 ②同上,P144 ③同上,P104 ④《窗外依然有蓝天》P51-52,黄维仁 著,江西人民出版社,2010 ⑤《谁在我家》P52,【德】伯特 · 海灵格 根达 · 韦伯【美】亨特 · 博蒙特 著,张虹桥 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3

文:邹根生 (心理咨询师,婚姻辅导师,微信号 szhuaban520)责任编辑: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