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图灵教育 ,作者喵头鹰同学
1
2016 年,美国索尔克生物学研究所的科学家测量发现,人脑的一个突触平均能够存储约 4.7 比特的信息数据。这意味着人脑的信息存储容量至少为 1 千万亿字节。
1 千万亿字节相当于 1000TB,听上去够厉害的,可是天天顶着这样厉害的 " 仪器 ",出门倒垃圾照样忘带钥匙,办事儿照样忘带身份证,每个月总有一两回到了超市却想不起要买什么。





2
也许这个答案听上去有点怪诞,答案是——是的,大脑也有它自己的想法。人脑的 " 内存 " 不小,但归根到底不是无穷无尽的,何况记忆和学习也会消耗大量能量。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记住听过、看过、经历过的一切事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的大脑内形成了 " 信息关卡专员 ",只有它认为重要的信息才能够进入长期记忆区,剩下的留在 " 缓存 " 里,很快就会被释放、清除。

这个关卡专员就是海马体,它偏偏是个有点笨的家伙。海马体审查信息时依照的首要标准是,这则信息是否直接关乎性命。也就是说,最容易通过审查的信息是 " 彩色的蘑菇很可能有毒 "" 煤气泄露大事不妙 "" 后山有毒蛇 "。
当然,记不住知识点,学不成真本事,以后在社会上生存也会变得艰难,海马体却不太能理解这种长期的影响。

3
当然可以。我们可以说服海马体,让它明白学问是有用的。方法也不难,就是现场演示,把新学的知识用起来。给自己做小测试也好,和朋友探讨知识点也好,一边实践一边学习也好,都是靠谱的做法。晓之以理可行,动之以情也可行。
与其机械地记忆历史事件,不如把自己代入当事者,感受一下他的处境。与其强行接受枯燥的微积分,不如去了解一下牛顿和莱伯尼兹的故事,把自己当成那个时代的科学家,想想微积分诞生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样一来,知识不再只是知识,而是和感受、情绪、体验关联了起来。这种全方位调动非常容易打动海马体。所以,歌词比课文好记,电影场景比单一的图片给人印象更深。

有没有省事儿的办法?也有,那就是——睡个好觉。
我们睡着时,脑会以各种形式整合信息,然后检查信息的一致性并 " 整理 " 过去的记忆。经过整理的记忆看上去更靠谱,更容易通过海马体的 " 审查 "。是的,睡觉就是这么重要。所以千万别为了多一点时间学习而拼命熬夜,那样做的结果就是活得比谁都累,学得比谁都不多。罪都白受了。

花点时间了解一下我们的大脑,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学习不是件轻松的事,不能指望投机取巧。
不过,一味苦熬也是不正确的。记忆本身也是件讲究科学的事儿,有科学家专门研究,也有学者总结规律,比如《考试脑科学》。
其实呢,这本书最初是面向高中生的,意在以科学的方法帮助少男少女考入理想的大学。在大获成功之后,作者对内容进行了修订,再度出版。希望以通用的科学原理帮助一切想要取得好成绩的读者。
毕竟,高考完了还有考研,参考工作也是要考证、考职称的。就算没有考试,我们也不能停止学习。当然,好成绩不仅仅指考分,也包括更好的业绩,更好的个人修养,更得心应手的人生。关注考试也好,担心分数也罢,归根到底我们真正想要的是更有价值的未来。
翻来这本书,了解大脑,让海马体配合我们的脚步,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吧!
参考文献:
[ 1 ] https://tech.sina.cn/d/bk/2016-01-22/detail-ifxnvhvu6987682.d.html?from=wap2.
[ 2 ] 《考试脑科学》

3 月 19日下午 16:00,我们会点进文章看结果。从留言点赞排名前 10 位中,按照 " 随机数生成器 " 生成的 3 个数字,找到对应 3 名幸运读者,每人赠送一本价值 49 元的《考试脑科学》。
获奖名单将 3 月 20 日的推送中公布。
(注:1. 禁止恶意刷票,违者取消资格。2. 精选留言上线 100 条。3.2 个月内中过奖的小伙伴请把机会留给别人哦 ~)


作者: [ 日 ] 池谷裕二
译者:高宇涵
上市时间:2019 年 7 月
定价:49 元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实验,通俗讲解了人脑 " 记住与遗忘 " 的原理,不仅呈现了人脑筛选、存储信息的奇妙机制,还向读者传授了灵活运用人脑规则,通过 " 欺骗大脑 " 实现 " 长期记忆转化 " 的记忆方法。
此外,针对 " 记忆困扰 "" 动机不足 " 等常见的学习问题,作者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科学建议。本书可作为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各种考试的备考指导,也可作为一种日常工作、学习中的 " 高效记忆法 "。

点击 " 阅读原文 " 立即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