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 年前,阿波罗 11 号实现了人类的首次登月。阿波罗登月也成为了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成就。
在那之后,NASA 就立誓有一天要超越这一成就——要么重返月球,要么把人类送上火星。但半个世纪过去了,NASA 仍然没有把这一宏图大志变成现实。止步不前的一部分原因,大概还得归咎于阿波罗计划本身。
太长不看:
1.50 年前人类登月,至今无人超越,为何?
2. 当年的成功不可复制,既有美苏争霸的冷战背景,也有肯尼迪遇刺的意外 " 助力 ";
3. 阿波罗打造的承包商大军和航天中心,当年立下大功,如今尾大不掉;
4. 私营航天蓬勃发展,可能提供另一条出路,但仍有待证明自己;
5. 无论重返月球还是前进火星,归根结底,没钱。
" 生活中很少有什么事情,我们今天回顾起来会说,它比 1969 年反而还有所退步的。" 今年 5 月从 NASA 辞职的马克‧斯兰格洛(Mark Sirangelo)说," 我可以非常客观地讲,美国的载人航天已经退步了。" 在辞职之前,他曾帮助领导过 NASA 的重返月球计划。
阿尔忒弥斯计划是 NASA 最新的载人航天旗舰项目,目标是在月球附近建立某种长期存在,并将首位人类女性送上月球表面。
为了放飞阿尔忒弥斯计划,NASA 正在动用一批现有的基础设施——基本上是他们自航天时代开启以来就用惯了的那一批。如同 50 年前的做法一样,对于最关键的硬件设备,比如火箭和飞船,NASA 坚持要自行监督制造。

但是,这种阿波罗式的作派需要大量航天预算的支撑,而这样的预算自冷战结束以来就再也没有实现过。结果便是工人们试图用更少的资源来做更复杂的工作,导致工程进度不断拖延甚至停滞。
让问题变得更复杂的是,国家层面上的紧迫感已经荡然无存。相反,NASA 被立法者的心血来潮耍得团团转,而后者优先考虑的是他们选区的就业率,而不是寻找通往深空的最高效路线。
上面提到的这些事情,有很多必须改变才行。想要重现阿波罗时代的辉煌,需要一条不同的硬件流水线、一套全新的筹资结构,还要对整个过程中 NASA 扮演的角色作一番自我反省式的评估。NASA 必须要明确一点——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
" 人类进入深空是重要和有价值的,以此作为 NASA 必须全力以赴的前提,我认为根本就是瞎扯蛋。" 在奥巴马政府出任过 NASA 副局长的洛丽 · 加弗(Lori Garver)说," 而这个‘蛋’,还是阿波罗当年扯出来的。"

先例不可复制
阿波罗的成功,跟当时的大环境脱不开干系。这一计划诞生于冷战的巅峰时期,当时的美国在寻求向苏联炫耀实力的办法。肯尼迪总统的顾问对他说,在航天领域击败苏联人的最好办法,就是派人登上月球。于是,1962 年,肯尼迪在莱斯大学那场著名的演讲中公开承诺,要在那个 10 年结束之前将人类送到月球表面。
在爱国主义至上的驱策下,美国国会贯彻并支持了这一倡议。数据显示,NASA 的预算不断增长,从 1960 年的每年 5 亿美元,猛增到了 1965 年的 50 多亿美元。在当时,这占到了美国联邦总预算的 4.31%。而今天,NASA 的预算在年度联邦预算中只占大约 0.5%。
即使如此,美国人民对登月的支持率充其量也只能说是寥寥。在整个上世纪 60 年代,多达 60% 的美国人反对美国政府在阿波罗计划上投入这么多资金。甚至有一度,美国国会都打算要削减该计划的资金数额了,连肯尼迪本人也忧心忡忡,担心阿波罗计划的收益抵不过付出。
接下来便到了 1963 年,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接任美国总统之职的林登‧约翰逊下定决定,要把肯尼迪雄心勃勃的梦想变为现实。约翰逊总统呼吁提高 NASA 的预算金额,并给阿波罗计划持续提供资金直到关键的阿波罗 11 号任务。
"没有哪一届国会,也没有后来的哪一任总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纪念肯尼迪的这一大笔钱挪走。" 航天历史学家罗伯特‧珀尔曼(Robert Pearlman)说," 就连尼克松都明白——他无法取消阿波罗计划,除非任务达成,或者俄罗斯人胜出。"
然而,阿波罗任务一取得成功,它在政客眼中的必要性便迅速减弱,载人登月也在 1972 年草草收场。最终,冷战也结束了,没有给美国留下能在载人航天领域再次一较高下从而证明自己的对手。珀尔曼说,"撑起阿波罗计划的那场完美风暴,永远不会再有了。"

阿波罗的幽灵
50 年后,阿波罗的幽灵仍然困扰着 NASA。阿波罗计划创造出了这样一种期望,即 NASA 必须始终拥有旗舰式的载人航天探索计划。航天政策咨询机构 PoliSpace 创始人吉姆‧芒西(Jim Muncy)说," 确实诞生了这样一种观念,认为必须要有一个重要的政府计划来管理这一前沿,管理载人航天探索乃至无人航天探测的方方面面。"
过去几十年来,包括大小布什、奥巴马和现在的特朗普,历任美国总统都提出了大规模的载人航天计划,比如送人去月球和火星。这些志向高远的计划全都苦苦挣扎过,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缺钱:NASA 后来根本就没有拿到过能够跟阿波罗时代同等可观的预算。
" 现在我们所拥有的,只是阿波罗的构架,却少了一场国家危机," 芒西说," 人们有很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去做,而且他们不能像当年那样雇那么多的人,因为他们没有当年那么多钱。"
不只没有载人航天专用的预算,恰恰相反,如果需要额外资金的话,NASA 往往被迫要在航天局内部削减预算。结果就是,NASA 要在其他领域(比如行星科学、地球科学、天体物理、教育等领域)拆东墙补西墙,以便达成所谓 " 更有价值 " 的目标。

不管 NASA 能够凑到多少资金,这些钱都会涌入一套既有的体系,后者可以追溯到太空计划最初的岁月。阿波罗打造了一支承包商大军,创建了专长于制造火箭的多家 NASA 航天中心。而在阿波罗计划结束很久之后的今天,这些承包商和航天中心仍然如饥似渴,想要从 NASA 那里获得合同和工作。NASA 不得不而且仍将继续使用这些机构,来领导航天局最大的项目,并制造火箭硬件。
" 作为一家大型承包商,你知道你的工作是稳定的。" 航天研究和咨询机构 Astralytical 的创始人劳拉‧福尔切齐克(Laura Forczyk)说,"这就是 NASA 的运作方式,让那些真正的大合同一年又一年地延续下去。"
波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家公司,还有北美航空公司和道格拉斯飞机公司,是土星五号火箭最大的承包商。在阿波罗时代,正是这款火箭将人类带上了月球。而现在,收购了道格拉斯和北美航空的波音公司,成为了主要承包商,在为 NASA 建造太空发射系统 SLS,这款巨型火箭将用于把人类带入深空。波音也曾经是航天飞机的最大承包商之一,同时还是国际空间站上美国舱段的最大承包商之一。其他公司,比如洛克希德‧马丁、诺斯罗普‧格鲁曼和 Aerojet Rocketdyne,也全都跟阿波罗计划有关联,今天也继续在为 NASA 最大的那些项目效力。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航天政策研究所创始人约翰‧洛格斯登(John Logsdon)说," 阿波罗当年所做的,是创建了一套航天工业综合体。"
那些 NASA 航天中心,比如阿拉巴马州的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密西西比州的斯坦尼斯航天中心,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的米丘德装配工厂,都是当年为阿波罗计划而建的,如今仍在为航天局制造火箭硬件。这些航天中心创造了成千上万个就业岗位,并给当地经济注入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
NASA 阿尔忒弥斯任务主管迈克‧萨拉芬(Mike Sarafin)说," 整个探索项目的全部组合,包括猎户座飞船、太空发射系统火箭,以及由火箭和飞船的飞行测控及发射系统构成的地面体系,涉及到美国全部的 50 个州,给美国各地带来了大量的工作岗位。"
所有的这些公司、这些航天中心,还有这些州,都习惯于拿到这些工作和合同,既没有太多的竞争,也不急于交付。
" 我们一直在为这些基础设施和航天中心而制造一些东西,却不是为了响应国家当前的需求而打造一个计划。"NASA 前副局长加弗说," 因为已经有了这些航天中心,我们就不得不使用它们。人员也是一样。几乎无法想像,要是没有它们,NASA 还能不能有其他的办事方法。"
改变现状
多份政府审计和调查报告已经发现,NASA 在管理载人航天探索的方式上存在问题。按照 5 月刚从 NASA 辞职的斯兰格洛的说法,NASA 之所以未能达成任何可以跟阿波罗相提并论的载人航天里程碑,这些组织问题可能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人们将技术视作是唯一缺失的拼图," 他说," 但在许多情况下,缺失的其实是管理技术的方式,是管理合同的方式,还有设置计划的方法。这些事情也需要有所创新才行。"
时间过去了这么久,想要摆脱阿波罗留下的 " 军团 " 还挺棘手的。据 NASA 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说法,仅 SLS 火箭项目就在全美国范围内提供了超过 25000 个工作岗位,经济产出高达 47.5 亿美元。想要铲除这些人的生活根基,结果可能是毁灭性的。而且,由于 NASA 的载人航天探索已经在美国南部支撑起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许多南部的立法者都希望保持这种就业状况不变。

当年,奥巴马政府想要取消布什的星座计划,那也是一次想将人类重新送回月球的努力。白宫当时声称,支撑星座计划所需的预算不切实际。但据当时的 NASA 副局长加弗所说,取消该计划对于来自南部的立法者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因为他们的选民将会失去大量的工作岗位。
加弗说,"NASA 内部一些拼命想要保住这些工作的人说服了国会,于是我们收到了最后通牒,必须要建造大火箭,否则就得不到商业载人开发许可,拿不到我们想要的那些技术项目和地球科学项目。我们只能接受这笔交易。"
于是,星座计划的火箭摇身变成了太空发射系统 SLS,从那以后 NASA 就一直在研制这款火箭。SLS 火箭正在阿拉巴马州建造,代表那些选区的立法者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其辩护。与此同时,SLS 在过去的 10 年中已经花费了 NASA 大约 140 亿美元的经费。原计划要在 2017 年发射的这款火箭,现在的首飞时间大概要推迟到 2021 年去了。

正如蓝色起源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所说,这种心态保住了经济,却让 NASA 难以实现长期目标。" 现在,你的目标不是让一个男人或者一个女人登上月球,而是要在让这个女人登上月球的同时,保住我选区里的 N 个工作岗位。" 贝索斯在一次访谈中说," 局面越来越复杂,而且根本不健康…… 但在 1961 年和 1962 年,情况并非如此。他们当时行动迅速。"
商业化的选择
NASA 必须得改变它的运作方式,否则会继续陷入同样的死循环。幸运的是,蓬勃发展的私营航天产业或许给 NASA 提供了摆脱困境的途径。
在非常长的一段时间里,NASA 是火箭制造领域的领导者,他们制造的火箭能一次性将大量物资送入太空。想把这样的开发任务外包给航天工业综合体之外的其他公司,根本就找不到任何选择。这种局面已经开始改变了。SpaceX、蓝色起源和联合发射联盟 ULA(洛克希德‧马丁和波音合作的衍生公司)之类的公司正在开发更便宜的火箭。
"我们让蓝色起源、SpaceX 和其他公司去竞争开发实现登月的方法,从中挑出我们认为最聪明的路线,然后投资买下这套方案,跟他们合作登月。" 航天政策咨询师芒西假想了这样一个送人类上月球的计划。" 如果真这么做的话,结果又会如何呢?"
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 NASA 想要尝试去做的事情。NASA 选择了多家公司向月球发射无人着陆器,官方也宣称在重返月球计划中将需要使用商业火箭。此外,NASA 还计划选择一两家公司,在不受到 NASA 过多监管的前提下,以自己的方式打造载人月球着陆器。NASA 阿尔忒弥斯任务主管萨拉芬说," 我们既要使用航空航天工业的中坚力量,也要使用一些新晋公司,这是一种‘相加求和’的策略。"

问题在于,这些私营企业还没有完全超越 NASA。一些运载火箭,比如 SpaceX 的重型猎鹰和 ULA 的德尔塔 4 重型火箭,已经能够进行可靠的发射,但商业公司承诺的许多更加雄心勃勃的项目,目前都还没有成型。NASA 的商业载人发射计划,早在 2010 年就拿到了第一笔资金,但由于开发遇到困难,至今都没有发射任何一名宇航员进入太空。
一方面,商业航天正在寻找立足点,另一方面,NASA 几乎包揽了美国的每一项重大航天项目。想要启动大型计划,就必须要得到 NASA 的引导,特别是把人类送往深空这件事,根本不存在明显的市场需求。而且私营企业也确实需要 NASA 的资金。NASA 的投资往往可以成就或者击垮航天创业公司,哪怕它是如今这个舞台上最大的玩家。比如 SpaceX,NASA 最大的合作伙伴之一,其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归功于刚刚成立的时候, NASA 签给他们的开发合同。
除非商业航天企业开始一次又一次地发射巨型火箭,频率比 NASA 还高,否则航天局大概还是要继续建造自己的运载火箭。" 现在有的只是大量的承诺,而我们在历史上可以看到,有多少公司在承诺时夸下海口,最后却交付不了。" 航天研究和咨询专家福尔切齐克说," 这有点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你想要打开更多的可能性,把商业玩家也纳入进来,但很多公司还没有证明自己的实力。可是,没有大量资金投入的话,他们又能不能证明自己呢?"

为了什么?
打破阿波罗模式,是 NASA 几十年来面临的最大挑战。攻克这一问题的关键方法或许就在于,NASA 必须解释清楚,为什么我们如此迫切想把人类送入深空。
按照白宫目前的说法,这么做的目标是要保持美国在太空的领导地位,开发月球上的资源,同时扶持商业航天。然而,跟当年被红色恐慌和总统遇刺全国哀悼所激发起来的登月热情相比,现在这些目标根本不值一提。
现任美国政府正试图推动 NASA 加快时间表,以便再次创造出一种紧迫感。今年 3 月,美国副总统迈克 · 彭斯(Mike Pence)向 NASA 发出挑战,要求将人类重返月面的时间从原计划的 2028 年提前到 2024 年。即便时间紧迫,NASA 仍努力提交了追加 16 亿美元资金的申请。然而,美国众议院在给 NASA 起草 2020 年预算案时,忽略了这一追加经费的申请。

相比于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国会硬塞给 NASA 的成堆金钱,现在的资金连涓涓细流都算不上。在美国国内,要是选区里没有 NASA 承包商和航天中心,那些政客根本没有必要去推动增加资金。而从外交政策的角度来看,也不存在其他超级大国构成足够的威胁,能够再次引发大规模的太空竞赛。
最终,当公众对载人深空探索的支持甚至低于当年对阿波罗的支持时,任何雄心勃勃的计划都将是难以为继的。所以,除非 NASA 能够解释清楚,重返月球或者前往火星是有必要的,否则任何进展都将是缓慢的——只要阿波罗模式还继续存在。航天政策研究专家斯兰格洛说," 你没必要非得掀起一场战争,但我们必须要创造出一个目标。"
阿波罗计划是有目标的。它是太空竞赛的一个重要接力,展示了当人们将个人意愿拧成一个不朽的共同目标时,人类能够完成何等令人难以置信的工程壮举。它让人梦想,并激发创新。
如果 NASA 找不到一个新的目的,有着像当年冷战一样的激励效果,那么有可能在一段时间内,NASA 仍将被陷在载人探索目前的发展困局之中。NASA 正试图摆脱这种模式,但航天局政治和几十年来一直在开发火箭硬件的航天工业综合体,会让 NASA 难以自拔。
如此说来,NASA 还真是得好好 " 感谢 " 阿波罗计划呀!
作者:Loren Grush
编译:艾麦乐
编辑:Steed
参考来源 : APOLLO WAS NASA ’ S BIGGEST WIN — BUT ITS LEGACY IS HOLDING THE AGENCY BACK
译文版权属于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如有需要请联系 sns@guokr.com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 ~)
果壳
ID:Guokr42
靠谱科普
就看果壳
500 年后,有 3000 人将提前移民月球体验,你恰好是其中一员,你会如何定制自己的家?
BTW,我们设置了小小的门槛,相信热爱科学的你肯定会通过考验!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在 42 秒内答对尽可能多的题,达到一定分数才可以加入,每 24 小时仅能答题一次。呼 ~ 深吸一口气,然后好好答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