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的这套作品集,相信很多人耳熟能详。
包含四本文字不多的小书,《棋王》、《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威尼斯日记》,初版于二十、三十年前,皆是经典。勾连出阿城在文化、文学上的重要观点,是早慧、集大成之作。书中的营养我们今天还在消化。
大象公会创始人黄章晋说过:阿城在我读过的中国作家中文字最为俭省、凝练,我认为克制是一种了不起的境界,因此,王朔、冯唐与阿城中间隔着一条宽阔的长安街,而且还没有斑马线。阿老更像一个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人,他的兴趣,知识构成,他的偏好,完完全全更像今天的人突然穿越到三十年前了,所以他在那个时代特别吓人。
不少读者一直在期盼这套书的精装版,到了 2019 年,我们总算把阿城先生这套书等来了。

四本书分别讲述关于小说、世俗、常识和游历的迷人世界。是迄今为止最令我们满意的版本。
我们想先向你简短的介绍这套书有多特别:这一版共增订万余字,珍贵文献、影像、插画首次面世,陆智昌装帧设计,美得一塌糊涂。

今天大象优选为大家推荐的,就是在精心筹备后出版的这套阿城作品集。2019 年的典藏版,不仅在之前的内文页上升级了视觉效果(减去了影响阅读的边框),连封面都藏着小惊喜,古朴典雅。
大象优选 x 理想国
2019 年典藏版
《阿城作品集》
点击下方小程序前去购买 ↓
全套作品集包含:《棋王》、《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威尼斯日记》。
我们为什么向您推荐这套全新的阿城作品集?
01
好的小说,能够鉴赏世界
一部好的小说,能让人体会到汉语的精妙、韵律、美感和画面。
比如,很多人第一次读《棋王》,会产生一种 " 世上有人写得这么好,自己不必再写下去了 " 的感触。
随手摘录一段,处处是语言的关节:
我心里忽然有一种很古的东西涌上来,喉咙紧紧地往上走。读过的书,有的近了,有的远了,模糊了。平时十分佩服的项羽、刘邦都在目瞪口呆,倒是尸横遍野的那些黑脸士兵,从地下爬起来,哑了喉咙,慢慢移动。一个樵夫,提了斧在野唱。忽然又仿佛见了呆子的母亲,用一双弱手一张一张地折书页。

一部有意思的小说,能带我们回到的文学现场、令人神往的世界。

读好的小说,就像喝茶。随处都会有好的质感,可以从任何一点开始观赏。小说是过程的艺术," 如果只是为了解渴,中国古人称为驴饮 "。
02
厨子、木匠、旅行家
" 作家中的作家 " 阿城
阿城是让很多人第一个感到中文之美的作家,也是一个极有趣的人。
台湾作家唐诺有一段极富魅力的形容,说他是最像孔子的人," 行遍天下的人生际遇,但凡文学、绘画、电影、音乐、摄影、收藏,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是这个时代真正的手艺人。"


近年来阿城陆续出版《洛书河图》、《昙曜五窟》,探源文明的造型,走向文化的更深远处,身份是一位鉴赏家。
王朔更是说,我以为北京这地方每几十年就要有一个人成精,这几十年养成精的就是阿城。若是下令,全国每人都必须追星,我就追阿城。这个人对活着比对写文章重视,幸亏如此,给我们留下了活着的空间。
世俗与游历,跟着阿城先生,鉴赏整个世界。
03
这一版,最接近阿城的作品
今年是九八文集版出版 20 周年,当年的编辑杨葵老师写过," 阿城闲话风吹皱书市 "。阿城是 " 天下第一聊天高手 "。
初版于九八年的《闲话闲说》《常识与通识》《威尼斯日记》,是文化的阿城更迷人的一面,游历天下的人生趣味,更容易打通当下年轻人的经脉。
《棋王》是小说中的经典;《常识与通识》为读者普及常识,讲究读杂书,贯穿知识体系;《威尼斯日记》是可爱的文人日记体,任一页都好看,其中经典段落,许多人都会背诵。
此次新版增订了一篇长文,据阿城先生 2016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座 " 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 " 整理而成,加入《闲话闲说》。

作家贾行家说,"《红楼梦》,说平实了,就是世俗小说。……我还记得有人说林姑娘就是命苦,可是这样的人也是娶不得,老是话里藏针,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怎么过?我长大后却发现读书人都欣赏林黛玉。"
从孔子到《史记》,从《金瓶梅》《红楼梦》到鲁迅,告诉你经典的另一种读法。

我们精挑细选的这四本阿城作品,到底如何好看?
可以用四个词来概括这四本书。
读书——读书要有素读的习惯,不带任何成见地看。
游历——人在有生之年,不妨有胆量闲一闲,多东张西望。
常识——没有代沟,只有知识结构沟。
鉴赏——小说写完了,靠自己的鉴赏力去判断。

新版《棋王》在内页做了一组小型文献插画展,收录一组人物线描画,是阿城先生参加星星美展的作品。人物在绝境,向蒙昧、无知和贫乏做出回应,一盘棋,一部字典,是生活的尘埃与血味。



《闲话闲说》是关于 " 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 的讲谈集,堪称清谈体的极致。
从红楼梦说到鲁迅,不一样的经典和小说。


十二篇散文,写自洛杉矶、墨西哥、上海、台北,游历世界的阿城向读者讲述 " 常识 "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这里面的文章,篇篇令人激动,打破艺术学、心理学、脑科学、社会学的界限,主张 " 没有代沟,只有知识结构 "。将专业的常识 " 通起来看 ",就有了阅读乐趣。读杂书时所得的各种想法进入通识的系统里,找到它自己的位置。"

这版增订了作家的摄影作品和手绘插画,封面的凝紫色,像威尼斯的颜色;封面图案是教堂和贡多拉,让人想起那些耳熟能详的句子:" 下午开始刮风,圣马可广场那些接吻的人,风使他们像在诀别。"
书是阿城在 1922 年游历威尼斯时记录的日记。住在火鸟旅馆听钟声,去歌剧院做个快乐的傻瓜,中午去菜市场买姜,给朋友做阳春面,写作到清晨,听到水鸟在窄巷里叫。跟生活家阿城去体会世俗生活的质感。

此次新版的四本小书,由陆智昌老师装帧设计,堪称最贴近阿老文品和风骨的雅致书装。

封面用古沉香纸,朽叶、岩井灰、凝紫、岩青,朴素典雅。极有先生的风骨气。





让我们跟着阿城先生,鉴赏这个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正在热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