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樱桃边缘 来源: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
最近追了几期《我最爱的女人们》,不得不佩服导演组抓痛点的能力:上一期刚把四个老婆单独拎出来吐槽老公婚前婚后的变化。
最新这期更刺激,导演干脆安排婆婆和媳妇一起照着剧本上演 " 矛盾升级 ",把真实的 " 你妈和我同时掉水里 " 这道送命题,摆在了毫不知情的老公面前。
01
这道送命题其实经常在婚姻生活中反复上演,但大多数丈夫还是不知道怎么办:发生了婆媳矛盾,要么偏袒老妈,一味责怪妻子;要么回避,假装什么也没发生。
但这一期节目中,袁成杰的表现简直绝了!

" 刚才天下着雨,我就想买个鞋套,把鞋子套上,这样鞋子不会湿,我腿就不会痛,我胃也不会痛,可芊芊她想吃冰淇淋,买了冰淇淋就没钱买鞋套了 ..."
袁成杰问:" 那现在还痛吗?" 然后接着说 " 你看,这都怪我,我不该让你穿那个鞋子 ..."
一边安抚妈妈,一边把所有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之后回到房间,立刻跟老婆芊芊说明妈妈的情况,并一起研究解决对策。
妈妈伤心哭泣说脚痛和胃痛,是嗔怪媳妇把买鞋套的钱花在了买冰淇淋上导致了种种问题。
袁成杰发现了矛盾,但他并不针对谁对谁错,而是先处理妈妈的情绪:先表达对她的理解和对她身体情况的关心,然后再回到房间,跟老婆统一战线面对问题。
自古婆媳问题难于上青天,但最终还是高情商的套路办法最得人心。
女性网友们纷纷表示羡慕:你可以去教一下全天下的男人吗?这简直就是高情商的教科书级示范呀!

再来对比一下我们生活中常见的 " 引发婆媳矛盾 " 的情景,夫妻双方都没那么 " 聪明 " 时,会发生什么。举 2 个典型例子:
矛盾 1,今天谁洗碗?
妈妈总是心疼自己儿子辛苦,但妻子也希望老公别当甩手掌柜,可你一喊:快来洗碗啦!婆婆立刻就出来回应你:你别叫他,我来吧!
你怎么好意思让婆婆洗碗?但上了一天班还要一个人做家务,真的很累啊!
矛盾 2,孩子犯错了要不要教育?
孩子犯了错,妈妈刚准备循循善诱教育他,孩子却立刻跑到保护伞奶奶那里躲起来,婆婆立马站出来 " 怼 " 你:哎呀!别吓着孩子呀!
到最后好像是你的错,可明明婆婆的做法才会把孩子宠坏。
这种时刻,大多数妻子都不知道该怎么跟婆婆直接沟通,无奈之下只能把牢骚丢给老公,:
" 只有你一个人累是吧?我不累是吧?你就不能自觉点吗?"
" 孩子犯了错误一定要及时教育,能不能让你妈别插手啊?"
总之,所有的回应都变成了攻击 " 猪队友 ",并把问题一股脑扔给他。
可是,这仅仅是 " 猪队友 " 的问题吗?
当你把问题甩给他,你跟另一半就变成了对立面,而说不定他还会怪你不懂事,相互指责的帷幕就此拉开。
原本只是婆媳之间的小事,现在就要演变成夫妻之间的大事了,先别急着跟老公 " 内斗 ",冷静看待婆媳关系,才不会让它影响到你们的婚姻关系。

婆媳关系其实是一种很 " 间接 " 的人际关系,婆婆和儿媳的角色是因为你们夫妻的婚姻结合才产生的,这也就意味着,夫妻关系才是家庭生活的定海神针,才是家庭关系的核心。
所以,在遇到家庭中的任何问题时,都一定要跟另一半达成一致,你们是相互扶持相互成就,而不是彼此指责相互打压。
那婆媳意见不合的时候,既想要坚持己见,又不想对关系造成伤害,可以怎么做呢?
心理学家科胡特在描述关系中的界限时,有一个著名的观点:
如何能做到独立却有边界的共存?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带诱惑的深情(firm but non aggressive, and loving but notseductive)。
放到我们的家庭关系里,可以概括成 " 温柔的坚持 " 来指导我们的行动。
" 温柔的坚持 ",不是一种死板的行为或者刻板的态度,而是一种平和的持之以恒的态度和随机应变的行为方式,在这个基础之上,婆媳关系其实可以很有弹性的来处理。

把另一半当成盟友,而不是对手。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在遇到 " 外力 " 阻碍时,以温柔平和的态度,跟盟友表达,你的想法和行动都是为家庭好,而不是针对婆婆。
有时候,不是老公不想解决问题,而是当你把问题描述成对婆婆的指责,只会激起他的逆反情绪,谁愿意听自己的亲妈被数落呢?
先处理情绪,那其他问题可能不再是问题。
首先,你自己要做到尽量不带情绪,婆婆也并非针对你,她的态度跟你有同样的初衷,为这个家好,为你们好,只是立场不同,处理方式不同罢了。
其次,也要安抚婆婆的情绪,老人有时跟孩子一样,想要被哄着,心情好了,他们更容易让步。
当你以 " 我理解你 "," 你的付出我都知道 "," 你很辛苦 " 去替代:" 你这样不对 "," 我和你无法沟通 ",对方从情感上感受到了包容,在沟通的时候就会少了棱角。

不是所有矛盾都只能在产生矛盾时去处理,平时维系好关系,矛盾自然变少。
如果你平时多送上真诚的赞扬,那么婆婆就接收到更多积极的信号,她也更有可能回馈给你积极友善的态度。
相反,如果你总是带着评判、挑剔的眼光,她接受到的负面信号累积在一起,也只会爆发给你同样的挑剔和批判。
要明白婆媳矛盾只是表象,学会迂回的处理问题。
婆媳关系的问题本质上只是 " 替罪羊 ",很多时候是因为婆婆跟公公关系不好,或者是婆婆没有自己的生活,太关注儿子儿媳造成的,你完全可以给自己的婆媳关系创造更适合发展的土壤。
多鼓励他们出去旅游,参加老年大学的活动,哪怕是跳跳广场舞、看看电视剧,让他们有真正的人生重心,当生活丰富了,精神开阔了,婆婆也没时间 " 找茬 " 了,婆媳关系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提升自己的 " 容错力 "
任何关系都不会一切如你所愿,也不可能永远和睦,毫无矛盾。
很多时候,人际关系本身的问题并没有那么严重,你跟婆婆之间也是一样,有些小问题太正常了,它对我们产生太大影响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容错能力比较低。
婆婆是你老公的妈,接受她就像接受老公身上的某个特点是一样的,没有完美的人,但也极少有一无是处的人,多看婆婆的优点,也不要只是用对错去衡量一件事和一个人。
当你无法接纳 " 任何人都有犯错的可能 " 这件事,你的思考框架会变得僵硬,你的世界会变得很单一,因为你只看得到对错,看不到爱和关怀。
说到婆媳关系,Papi 酱在节目有段发言很值得玩味,她说 :
" 婆婆要把儿媳当女儿,但儿媳不能把婆婆当妈,因为自己所有的坏情绪都会对妈妈展现,要给婆婆尊重,所以从不使唤婆婆,坏情绪都留给尊贵的母亲 "。
先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恰当,但有一件事是明确的:婆媳关系是一堂婚姻必修课,找到智慧的处理方式,婆媳关系也可以从阻力变助力。
- END -
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心理学圈儿最后一朵儿接地气儿的性感女青年 " 大将军郭 ",致力于性感而又实用地传播心理学知识,专业而又通俗地吐槽点评热门话题,精准而无痛地治愈大众心理创伤。(ID:staynormal)
责任编辑:Spencer、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