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这届家长怎么那么难带?| 懂人心

作者:胡悠悠 袁均益指导老师:朱旭,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

来源: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今年春节,因为疫情,年轻人和长辈们,人设互换了。 平时看似啥都不在乎的佛系年轻人,现在也不泡吧不蹦迪,乖乖戴起口罩,勤洗手,讲卫生,别提多惜命了。 之前一天发现一种致癌物质的长辈们,现在非常淡定,逛活禽菜场不戴口罩、回家不洗手、哪里人多去哪里。

当假期被延长,活动范围被限制,我们不禁感慨:" 都蹲在屋里时,家庭问题终究无处可藏!" 为什么长辈们这么难搞了?我们从心理学角度,看看他们是怎么了。

这届家长说啥啥不听,传播谣言第一名。

这或许和我们的和父母之间的 " 信息不对称 " 有关系。 在心理学中,信息不对称指的是不同个体所掌握的信息的多少不同,信息在不同个体之间分布的不对称的状态。当信息稀缺或过剩都会造成信息的不对称。 简单来说,信息不对称就是指你掌握的信息量,和爸妈掌握的信息量不一样。 年轻人和父母的信息不对称主要来自以下几个原因:

科学知识储备不同

我们的父母们有些并没有读过本科,而爷爷奶奶则更可能只有小学和初中的文化水平。因此,当年轻一代知道面对传染病应该戴口罩时,年长一代则开始搜集偏方,甚至吃大蒜喝白酒。

信息获取能力不同

有人会问,年轻人也是最近才开始了解疫情,不是储备知识,可为啥爸妈还不行呢?

首先,这是因为年轻人和父母一辈儿的圈子不同。威斯康星 - 密尔沃基大学教授 Johnson 的研究发现,人们主要通过生活圈子里的强链接,也就是联系更紧密的人来获取信息。想想七大姑八大姨都在关注啥,就不难理解老妈为啥什么都不懂了。

研究还指出,更高学历的人因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而占有更多的信息资源。所以,多读了几年书的年轻人,更容易掌握疫情的真相。

信息鉴别能力不同

还有人问,现在到处都是疫情的相关信息了,我爸妈咋还是啥也不懂?——这是因为,面对海量的信息,我们还有鉴别信息能力的差别,父母们在这点上也和我们有差距。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获取信息的渠道,会塑造我们的认知偏好、信息处理方式和思考方式。

研究表明,不同媒介的特性对个人认知的影响甚至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 年轻人上网的时候还小,早就习惯了互联网的那一套,更懂得如何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父母一辈上网的时候年纪大了,奶奶爷爷则主要依靠电视来了解世界,互联网对他们来说,还是挺陌生的。

这么说,是不是教会爷爷奶奶刷微信就好了? 遗憾的是,就算是使用新媒体,老年人的使用习惯也和我们很不一样。

研究发现,老年群体的新媒体应用聚焦于熟人社交,其网络信息的接触与鉴别对社交网络依赖程度较高。所以,他们会相信什么,不仅仅取决于权威媒体说了什么,更取决于单位的同事,一起跳广场舞的老伙伴们在转发什么。

总的来说,疫情面前,父母的知识储备少,新信息也不会获取,获取了不懂鉴别,还很容易被周围人带歪……

这造成了两代之间巨大的信息不对称,在疫情的面前,家庭关系更棘手了。

聊到家庭矛盾,有年轻人表示:" 有时候,是他们的满不在乎,让人心寒 "。 为什么和其它人相比,父母的态度会让我们如此难过?一方面,亲人之间的交往频率更高(尤其是现在大家都一块儿蹲家里),增加了发生摩擦与分歧的概率。 更重要的是,亲近的人之间缺乏陌生人之间的神秘感与权威性,熟悉使我们不担心后果,更多的依据主观而非理性分析来做决定。大家有没有感觉跟爸妈讲道理脑子容易短路,一吵架还贼上头?

所以啊,正是因为亲近,才会产生这么多矛盾。也正是因为亲近,我们才需要更认真地解决矛盾。下面我们就给各位支支招。

1、用父母能接受的方法传递信息

在疫情面前,最大的孝顺是用父母能接受的方式,传达好准确且重要的信息。

尊重父母的自尊心

" 小孩子们能懂啥?" 是很多年轻人科普的时收到的反馈。父母反对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自己不再是家里的主心骨,不再是家里的权威的感受。 所以,我们可以问问父母:" 非典的时候我还小,你还记得那个时候的经验吗?" 让他们通过回忆,找回自己还是家里的顶梁柱的感觉,这会帮助他们做出更负责任的决策。

采用非暴力的沟通方式

有时候沟通的不顺畅也许是因为我们的言语让人不舒服,激起了反抗之心,此时,用马歇尔 · 卢森堡博士提出的非暴力沟通会对大家更有帮助。 非暴力沟通包括四个核心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就拿口罩的事情举个例子吧。 " 妈,我看到你今天出门没带口罩(观察);我很担心你,也感到焦虑(感受);咱们家人都做好防护,我会感到更安心一点(需要);所以,能不能请你尽量少出门,实在要出门也千万把口罩带好啊?(请求)"

2、和父母一起,借助疫情了解家庭

这次疫情使很多人拥有了长且悠闲的假期,而这正是我们一起去了解家庭,探索家庭对我们的意义的好时机,不如多和父母聊一聊。 之前和爸妈可能没话说,现在疫情就是难得的共同话题。可以和爸妈一起聊聊对疫情的看法和感受,打开话题。 接着,大家可以聊一些深入的话题,比如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在学校、在工作上的事,等等。

最后,如果你想要趁这个机会,和父母一起深入了解自己的家族,大家可以和父母一起画一画家谱图,一起深入地探索自己的家庭。 高亚麒老师在采访中曾说:" 小时候是父母牵着你认识世界,现在轮到你带着父母追赶时代。 疫情教会我们守护爸妈的信息源,给我们时间和家人共处。

让我们学会彼此守护,找到自己的根和力量。 世界和我爱着你。

参考文献:陈然 ( 2015 ) . 媒介技术改变和未改变的人类生活 --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再解读 . 今传媒(学术版), 000 ( 012 ) , 151-152. 甘宇 , & 赵驹 . ( 2016 ) . 农民工信息获取及其制约因素的实证研究 . 现代情报 ( 36 ) , 98. 马歇尔卢森堡 , 卢森堡 , & 阮胤华 . ( 2009 ) . 非暴力沟通 . 华夏出版社 . 莫妮卡 · 麦戈徳里克,& 谢中垚 . ( 2018 ) . 家谱图:评估与干预(第三版). 当代中国出版社彭歆 , 李文涛 , & 孙俐 . ( 2013 ) . 城市社区居民灾难应对知识与技能的现状调查 . 中国全科医学 , 16 ( 40 ) , 4085-4088. 任瑞敏 . ( 2019 ) . 高中优秀毕业生的特点、成长环境及培养策略研究——以郑州市 W 高中为例 ( Doctoral dissertation, 郑州大学 ) . 严立新 [ 1 ] . ( 2008 ) . 危机主体在媒体公关中消解信息不对称的策略选择 . 新闻大学 ( 2 ) , 113-117. 喻国明 , & 路建楠 . ( 2011 ) . 中国健康传播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走向 . 当代传播 ( 1 ) . 张红阳 , & 孙伟红 . ( 2015 ) . 现代社会治理视角下的家庭矛盾治理 -- 兼论家庭矛盾的原因与动力 .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4 ) . 庄曦 . ( 2019 ) . 城市老年群体微信健康信息的接触与鉴别研究 . 南京师大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 06 ) , 112-122.Thomas, T. N. , Leander-Griffith, M. , Harp, V. , Cioffi, J. P. , & 朱民 . ( 2016 ) . 知识和信念对家庭防灾准备的影响 . 上海预防医学 , 028 ( 012 ) , 913-917.Choosing people:the role of social capital in information seeking hehaviour. Johnson C A. http: ∥ informationr.net/ir/10-1/paper201.html . 2011

- The End -

作者简介:作者 | 胡悠悠 袁均益,指导老师 | 朱旭,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壹心理(ID:yixinligongkaike)。

责任编辑:小鲸鱼 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