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放假晚上总想加餐?警惕生物钟被扰乱

春节期间,大鱼大肉总少不了。除此之外,不少人还会选择在晚上加餐,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享受一顿美味的夜宵,很是惬意。然而,如果放任自己夜间加餐的欲望,就有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学术期刊《细胞》杂志刊登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吃夜宵会扰乱人体生物钟,长期如此可导致肥胖、II 型糖尿病,同时,癌症的患病风险也会上升。夜宵之所以能对生物钟产生影响,就体现在一种叫做 PER 的蛋白上。人在进食后,体内变化最大的是血糖和胰岛素。于是,剑桥大学研究人员针对这两种物质与 PER 生物钟蛋白的相互作用分别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胰岛素会改变生物钟蛋白的积累,血糖则没有这种效果。这说明,胰岛素才是调节生物钟的关键分子。

随后,他们又在细胞、组织、器官以及小鼠个体等不同层面分别证明了胰岛素对生物钟的调节作用。换句话说,不在生物钟原本设定的三餐时间吃饭会反向影响生物钟节律,造成身体昼夜节律的改变,并由此引发多种不良结果。

首先,可能会引发失眠。由于褪黑素分泌被抑制,睡眠时间和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如果长期无法改善,还将进一步连累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更容易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等精神症状,患感冒、感染过敏等疾病的几率也更高。

其次,易导致肥胖。美国西北大学一项研究显示,如果在需要睡觉的时间吃东西,会直接增加肥胖的风险。因为生物钟不仅 " 指挥 " 着人们的起居规律,还掌握着人体能量的使用规律,它会 " 告诉 " 人体最合适的吃饭时间,以平衡热量摄入和消耗。一旦这个规律被夜宵打破,热量摄入高于消耗,人自然就会长胖。

再次,容易得代谢病。肥胖是患上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过多的脂肪堆积会导致空腹血糖、胰岛素、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上升。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研究发现,与晚上 7 点前吃晚餐相比,晚上 11 点吃夜宵可直接增加患糖尿病、心脏病的风险。若夜宵吃得太多、太油,还会刺激肝脏合成更多血胆固醇,加重肝脏的负担,造成脂肪肝。

同时,还会伤及消化系统。吃完夜宵,人体本该休息的消化系统只能被迫 " 加班 ",肠胃负担增加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胃胀等不适。长期下去,还可能出现胃痛等症状。此外,人体在消化食物时会分泌胰液,如果夜宵过多、过油腻,刺激胰液过量分泌,大量胰液排不出去就会患上急性胰腺炎。

当然,人体生物钟由基因决定,人类无法按照夜行动物的行为模式生活,所以一定不要试图改变,要顺应原本的三餐时间,顺应生理规律,才能保障健康。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