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谓的与众不同,只不过是过度自恋的表现

你身边有没有自恋的人?你对自恋的人有怎样的印象?

我想每个人的生活中都会有几个自恋到让所有人厌烦的同事或朋友。

他 / 她觉得身边的异性对自己都有意思。

他特爱夸夸其谈,仿佛无所无知,并且十分享受他人对自己的崇拜。

当一个男生跟你表白,她会说:他肯定不真心喜欢你,他喜欢的是我这类型的。

她把自己当成红花,身边人都是陪衬她的绿叶。

她会频繁地更新朋友圈,骄傲地跟大家炫耀评论和点赞数。

对于他人的夸赞,她乐意一一回复,而对于真实朋友的你的回复却视而不见。

每次拍了合照,她只在意自己拍得美不美,发网上的照片也挑自己最好看的。

他 / 她愿意花上万块买最时尚的手机,哪怕月月靠接济度日。

这样的人真得很讨厌。如果你身边有这样的人,那他/她可以判断是一名自恋者。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行为或这样的人很令人厌烦,可我们避免不了跟他们的接触。令人悲伤的是,自恋者在我们生活中越来越多,而自恋主义观念也在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包括我们自己。

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心理学教授简 · M · 腾格和美国乔治亚大学心理学教授 W. 基斯 · 坎贝尔的新作《自恋时代:现代人,你为何这么爱自己?》对美国当下自恋成病的现象进行了相当彻底的剖析,两位作者观点虽然尽量理性客观,可我仍旧读到了一种 " 恨铁不成钢 " 的叹息。

虽然内容结合美国文化直指美国当代人的自恋流行病,但字里行间可以看到我们中国现代人的 " 流行风气 "。几度间,我仿佛看到了自己。

尽管明星在各个时代都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但从前,我们通过电视、报纸了解明星,对于明星私生活知之甚少,我们更关注他们的作品能否给大家带来欢乐。

而今每个明星都是一个自媒体大 v,明星可以通过微博分享自己想分享的一面。如此,现代的 " 明星自恋 " 也通过这种快速便捷的讯息传播渗透给大众,于是名人和媒体无时无刻不在引诱人们追逐名望。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只是羡慕明星的美,而是尽力去模仿,为此花费心思去 " 拥有让人垂涎的美貌。"

美图、p 图成为了普及的大众整容方式,而很多人也越来越相信 p 出来的照片就是自己真实的样子。她们开始相信自己很特别、很与众不同,而越发地自我中心和自恋。

我记得康熙来了有一期专门请了在网络上 p 图女神,观众直呼照片与本人完全不一样。但当小 s 问本人看法时,她却很骄傲地说:我觉得我本人跟照片没差啊。

她真的爱上了虚假的自我。

这就是自恋的典型表现:过分的自我感觉良好。

自恋者有过高的自我欣赏,他们活在自恋的幻想中不自知。当然很多人或许真的天生丽质、貌美如花,但自恋者感知到的自我良好远远高于事实。

这或许就是为何很多女明星到了 40 岁、50 岁甚至 60 岁还自信地扮演 18 岁的少女。自恋者会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过度欣赏自己。所以,他以为他以为的就是真实的样子。

" 所谓 " 自恋者 ",也即自恋程度较高的人,他们认为自己在社会地位、外貌、智力水平和创造力方面都比其他人优秀。他会以非常积极的、膨胀的观点来看待自己。"

需要说明的是,自恋不等于自信,更不等同于自尊。本书中并未对此进行严格的区分。

我做了如下补充:

总结看来,自恋是对虚假自我的维护;自信是对真实自我的肯定;而自尊是对真实自我的维护。自恋与自尊和自信相比,最明显的两个特点是:过分积极看待自己;过分冷漠对待他人。

心理学家通常会用自恋人格量表(如果有想测的朋友,请查阅《自恋时代》p13)测一个人的自恋程度。

而测量结果会从权力欲、自我表现欲、特权感、权利感、自负感、优越感以及虚荣心七个维度上给予考评。而腾格和坎贝尔二人在书中也从这七个方面详细分析了自恋者的行为表现。

01. 虚荣心

即 " 对于外表美过分的痴迷 "。

对于自恋者而言,美貌是自己获得他人注意的途径,它可以帮自己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社会地位或小恩小惠或赞美。

在《爱情保卫战》上有个案例,女生爱把自己打扮得可爱,甚至说话也娇滴滴。她并非天生可爱,而是痴迷于他人眼中的与众不同和夸赞。

她会在饭店点餐时说:" 我想吃鱼,喵喵 ",并萌萌地看着服务员学猫叫。经常在朋友圈发装可爱的图并配上 " 好饿,好想吃 **" 这样的话,然后接受陌生男子给予的食物和物品。

对此,涂磊曾说:真正的可爱是天生的,偶然的撒娇真的很可爱,可你显然不是,你是在卖弄风骚。她已经把 " 装可爱 " 作为自己获得利益的手段,而且认为自己真的很可爱,其他人也这么觉得。

正是比常人膨胀数倍的虚荣心,使得自恋者更容易成为奢侈品和整容整形行业的消费者。

他们过度追逐外表上的特别、与众不同,而不惜付出任何代价。这让我们想起了之前为了整容致死的超级女声。

从心理学上说,自恋者对于外貌的过分追求正反映了自己较低的自我接受能力。

要知道想让自己变得更美好,除了美化外貌,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可惜,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用更漂亮的外在掩饰空虚的灵魂。

02. 物质主义

即 " 追求彰显自己更高社会地位的物质 "。

自恋者愿意攒几个月工资买最新款手机、限量版包包,以此来向全世界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很特别。自恋者有着典型的求异思维,即我要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最好是别人买不起或没有能力体验的东西。

03. 独特性

即 " 我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存在 "。

腾格在书中主要分析了当下流行的父母给孩子 " 取名热 "。

以前,父母会尽量追求大众平常的名字,或者带有社会责任感的名字,比如爱国、中华。但现在如果你绝对不允许自己孩子叫这样的名字,因为太 "low" 了,你会尽量哗众取宠,努力让孩子跟别的孩子不重名。

从孩子出生,父母就努力灌输 " 你跟别人不一样,你是独一无二 " 的思想,这很容易让孩子滋生特权感。

04. 特权感

即 " 我的需求至上 "。

所谓特权感,便是觉得自己的需求是最重要的,自己有资格获得优待、成功。试想一下,如果一个公司老板给其中一个员工特权,比如他可以不打卡、不汇报、不穿正装,那他想不被排挤都难。

如果一个人特权感很强,他很难看到别人的需求,他眼里只有自己。在职场上,他会为了获得自己想要的不惜利用他人甚至背叛组织。这样的人善于邀功、拍马屁,可不值得重用。时间一长,只能自食恶果。

现在父母对待孩子上无时无刻不在让孩子建立 " 特权感 "。

《虎妈猫爸》中第一集就有这样一个场景:孩子茜茜躺在家中的帐篷中,爷爷跪在帐篷外请孙女 " 上马 ",奶奶在旁边低头哈腰说道:" 亲爱的公主殿下,请上马吧 "。为的是让孩子出来吃饭。

当茜茜父母过来后,她说:妈妈你跪下来求我,爸爸你也跪下来求我,我才出来。而爷爷奶奶催促妈妈爸爸快跪下。

当孩子把自己当成公主,家人当成仆人,这还正常吗?

这是当下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我们对孩子不再是无条件的爱,而是无条件地满足和妥协。她想朝东,全家不能朝西。这种对孩子的过度满足只会让他渐渐成为一个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自恋者。

很多明星特别喜欢给孩子办隆重的生日聚会,前几天王诗龄过生日,又是半个娱乐圈祝贺,李湘夫妇也是给予公主般的规模,隆重庆贺。

我想,身为父母,想给孩子可以给得起的父爱母爱,这也无可厚非。可是孩子会不会觉得自己如同公主般的存在,或者就是公主本身呢?那么她以后的同学、朋友、同事,都是低她一等的人。这样,真的对孩子发展好吗?

我们给孩子的不应该是亲密的情感关系吗?

05. 反社会行为

即 " 对于冒犯者,格杀勿论 "。

因为自恋者只在乎自身需求,如果有人唱反调或者让自己下不了台,他自然会给予行为或言语的攻击。

我高中时,有个学生因为课业没完成老师罚站,结果晚上趁老师与爱人有夜路时,找几个混混一起把老师二人打了,导致老师本人昏迷半年。

这样的事情现在太多,新闻层出不穷。而这个学生的家庭有背景。他可以如此猖狂,跟家庭的理念灌输有很大关系。

06. 人际关系不好

即 " 你是我的花瓶配偶 "。

同自恋者恋爱,绝对是 " 开始很美好,结局是灾难 "。书中说:自恋者的恋爱关系只为了满足自我,而恋爱对象的存在只是凸显自恋者的高大、迷人、重要。

在自恋者的恋爱观中,忠诚、责任、承诺、爱这些都是次要的,他们只在乎恋爱伴侣的存在是否能够满足自我。如果对方的存在不再能提升自己的自尊心或地位,他便会换人。所以,可替代性是自恋者对待伴侣的态度。

美国心理学家坎迪斯 V. 洛夫 针对自恋者的恋爱问题专门写过一本书,叫《我爱你,你却只爱自己》。如书所言,自恋者表面温柔体贴,捧你在手心,实则过度需索,视你如草芥。

根据研究表明,自恋者相比常人在恋爱关系中的满足感随着时间会很快消退。也就是说,自恋者在恋爱关系中很容易失去新鲜感,一旦觉得自己的 " 花瓶配偶 " 不再吸引人,那他很快会换人。

如果你不幸爱上一位自恋者,你很快会发现:你深深爱过的人,从没有爱过自己,甚至没有在乎过自己。

恋爱关系中的满足感变化趋势

07. 志愿服务

即利己为目的的利他行为。

《自恋时代》中提到近些年年轻人参加志愿活动的比例在提高,但这跟自恋程度的提升并不矛盾。因为自恋者参加志愿服务的目的是:利己主义。

志愿活动的真正意义应该是自愿地去帮助他人、感受他人的痛苦,奉献自己的爱人。这些都建立在不计回报基础上。

但现在更多的人参加活动主要为了自我这一品牌的宣传。比如某些明星参加公益主要为了公关自己的爱心人设;很多学生参加志愿活动为的是完成学校任务或简历好看些。

如果抛却志愿活动可以带来的个人效益,自恋者并不会对志愿服务产生任何兴趣。

很多人看到这里,或许会说:是的,我很符合以上表现,我是彻彻底底的自恋者。可是管你屁事啊?

当然。因为自恋者伤害最多的是他人和社会。自恋者这种 " 自我至上 " 的价值观,自我感觉良好,而他人感觉糟糕。

反社会行为和扭曲的人际关系观对与之接触的人都是噩梦,而如果一个自恋者拥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那他/她的 " 名人效应 " 会导致更多人深受其害。这种自恋观会像传染病毒一样侵蚀一个个空虚的灵魂。

腾格在《自恋时代》中对于当代人为何如此爱自己的原因进行了四方面的分析:

【培养子女的皇权感】

现在的父母以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为初衷,而无条件地满足孩子。孩子们可以不用努力就得到赞美,不需要付出就得到很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心灵受挫而过度纵容,最终养了一个没有师长、没有规则、没有爱心的怪物在身边。

" 现今的父母在培养辉煌成就者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培养出了超级自恋者。"

【明星和媒体对于自恋的传播】

在我看来,明星这个群体对于他人注意力有着很高的重视,毕竟谁有话题谁有关注度谁就更红,所以长期的工作性质诱使他们更容易成为自恋程度高的人。

还记得记者让杨洋推荐给青少年需要读的书籍时,杨洋推荐了自己写的随笔集;而柳岩的生日蛋糕正中间,放上了自己特大尺寸的写真。

在他们看中,每时每刻的自我推销是有价值的。更或者说,自恋者为自己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的所有光芒,都只属于自己。

真人秀越来越火,而腾格也提到真人秀明星是最自恋的人。他们善于将自己暴露在聚光灯下,善于吸引他人的注意和眼球。

很多观众误认为真人秀明星表现的就是真实的自己和生活,事实这只是他们想要呈现的。他们使得追求物质、爱慕虚荣变得更加正常。

但这很容易影响到孩子和青少年的世界观。

【网络媒体的影响】

我们生活在 2.0 时代,而这正是为自恋者而生的社交网络。

书中说:" 社交网络的到来,为自恋者推崇的肤浅、情感疏远的人际关系提供了便利。"

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记自己的生活流水账。仿佛这年头日记需要被人看到才有意义。

我们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来刷微博微信,与其他人相比,自恋者更愿意别人评论或点赞自己的动态,他对别人的动态没有兴趣。

自恋者并不重视好友的质量,而是数量。仿佛拥有更多的微信好友,自己就越发特别。

而更严重的自恋者,为了博眼球不惜作出任何行为,甚至丑态。她们可以发自己近乎裸体的照片,也可以一顿吃下几个人一天的食物。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或受关注,自恋者利用社交媒体做下越来越多莫名其妙的行为。

【宽容的信贷】

日渐放宽贷款标准的信贷制度帮助更多人将幻想变为现实。无本金贷款、零首付房贷、汽车无息贷款以及信用卡的出现让人们可以支付自己经济实现不了的生活。

前文也提到了自恋者有很严重的物质主义倾向,而宽松的信贷正好满足了他们对于物质的渴求。

现在自恋流行病已经悄然蔓布全球,反思下自己,我们或许很恐怖地发现自己已然染上此病毒,并作为传播载体助其蔓延。

那么,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还有救吗?在《自恋时代》最后,腾哥和坎贝尔二人也结合诱发原因提出了治疗对策。其中着墨最多的还是子女教育上。

我们都会为人父母,都会在一个灵魂的成长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身为父母,我们要知道我们应该给孩子这样的爱:

让她知道自己是爱她的,这与她是否是最棒的无关;

让她懂得自己跟其他人一样,而是自己是特别的人;

让她明白帮助他人是种美德,是让人幸福的;

让她谨记让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要比独一无二来得重要。

文:小馬姐 jerry 责任编辑: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