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普通话的时代,「官话」是怎么玩的?

以下文章来源于短史记 - 腾讯新闻 ,作者隋林

编辑您好,以前没有普通话,人们怎么沟通的?看过一篇文章说光绪召见康有为(广东人),听他的长篇大论一句话都听不懂。那个时候也没有新闻联播看,也学不了普通话,现在一些广东福建老人都不会说普通话,人们出远门怎么沟通呢?

古代没有普通话,但有官话。

没有声音类资料可供复制,语音的传承,在古代主要依赖图书与口耳。哪一种语音能够成为 " 官话 ",主要取决于谁在人际交往中拥有的权力最大一般来说,这个 " 谁 " 就是皇帝,皇帝选择在哪里建都、选择在哪里生活,哪里的的语音就大概率会成为那个时代的 " 官话 "。

先秦的 " 雅言 ",大体相当于一种以当时周天子所在的镐京、洛邑地区发音为基准的书面语。孔子周游列国,依赖的就是 " 雅言 "。因为没有语音保存工具," 雅言 " 传播出去后,会与传播者及接受者的地域口音发生结合,产生一些变化。到了两汉,朝廷的通用语 " 雅言 ",就变成了皇帝所在的长安与洛阳地区的口音了。

图: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 接近雅言 " 之意

东晋的皇帝与贵族集体南迁至金陵,他们带去的 " 洛语 " 与金陵方言发音结合到一起,形成了" 金陵雅音 "。之后的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朝堂之上都用 " 金陵雅音 "。读书人想要去金陵做官,生意人想要去金陵发财,佛教徒想要去金陵传教,都要学着说 " 金陵雅音 "。同期的北方,则因胡汉交融产生了另一种" 中原雅音 "

隋朝统一中国后,两种雅音的存在很自然地给上层社会的交流造成了困扰,于是就有了公元 601 年的 " 长安论韵会议 ",以陆法言为首的 8 位语言学者讨论出了中国第一部韵书《切韵》,将金陵雅言与中原雅言折中兼顾起来,成为一种新的 " 中原正音 "。隋唐之人读书做官、吟诗作赋,一度以这种口音为准。但《切韵》的折中做法,与现实中唐朝皇帝所在的关中秦音存在一定差距,所以在唐朝中后期,又出现了修正版的《韵英》《考声切韵》,以关中秦音为唐代的口语标准音。

五代与北宋的政治中心首推开封,次为洛阳。皇帝在哪里,标准音自然也在哪里," 河洛方言 " 成了当时 " 中原正音 " 的基础。南宋偏安江南,也仍以赵家皇室和南迁士大夫惯用的 " 中原正音 " 作为朝廷的通用语言,陆游曾感慨 " 中原唯洛阳得天下之中,语音最正 ",大约杭州的 " 正音 " 已与当地的吴语产生了某种结合,才使得陆游有这种感触。在金人统治的北方," 中原正音 " 与胡语结合,产生了另一个通用语言分支。

元朝曾尝试全面推行蒙古话,未果。元朝中期出现的《中原音韵》,大体是以大都话为基础,也就是以元朝皇帝所在的北京地区的发音为准。朱元璋建都南京,推广《洪武正韵》,自然是以朱熟悉的江淮方言为基础。朱棣迁都北京,将数十万南京人一并驱赶北上,改变了北京的人口结构与语音结构,这种新北京话,也就成了新的官话。清朝入关后,一开始要求朝堂之上必须使用满语,但不久之后也全面换成了明代的北京官话,不过,这种官话中掺入了不少满语元素(比如 " 罢了 ")。

图:洪武正韵内文序言

清朝中期,由雍正发起,曾有过一场持续了大约 80 年之久的 " 官话推广运动 "。推广的原因是雍正发现自己听不懂福建、广东等地官员说话,于是要求两省设立 " 正音书院 ",教两省官员学说标准官话,不能说标准官话者,不许参加科举考试。这场推广工作持续到嘉庆时代,但收效甚微。

" 官话 " 的主要服务对象,是皇帝及官僚士绅系统,旨在便利他们之间的沟通。这也是帝制时代制定 " 标准音 " 的主要动力所在,以皇帝所在主要活动区域的方言为官话基础,也是因为这个缘故。到了晚清,知识分子的现代国家意识觉醒,才开始变 " 官话 " 为 " 国音 "。但在标准音的选定上,南北学者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出现了 " 北音派 " 和 " 南音派 "。北音派主张以北京话为标准音,南音派主张以南京话为标准音。

进入民国后,新政权成立了 " 读音统一会 ",由 19 省代表 " 每省一票,服从多数、逐字审音 " 的方式,确定了 6500 多个汉字的标准读音,称之为 " 国音 "。但这种国音需要民众从头学习,语言学家赵元任的评价是:" 这种给四亿、五亿或者六亿人定出的国语,竟只有我一个人在说。" 于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推出了 " 新国音 " 方案,该方案 " 以现代的北平音为标准音 "。

其实,无论是哪种 " 普通话 " 方案,其最终能否被全面推广,成为全民普及通用的语音,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合适的手段,将这种语音直观地推送到民众耳边。这也是为什么普通话的普及,会与广播、电视的普及高度同步。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才是普通话最得力的推手。

图:1912 年,孙中山在香港总督府

回到文首的问题。在没有普通话的帝制时代,官绅与读书人需要学习官话;普通民众大多没有学习官话的途径,也没有出远门的机会。如果必须要出远门,最好掌握基本的文字书写能力,如果不会说官话,也不掌握文字书写能力,那必然是困难重重——事实上,即便到了民国,孙中山、蒋介石这样的政界核心人物,也会因为没有普通话可用,而在信息传递上陷入困境。

孙中山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幼时说的是粤语。13 岁到夏威夷,开始说英语。回国后从事政治活动,又学会了官话。据张永福回忆,孙平时讲话 " 多用广东方言或国语,对于英文,不轻易出口,演说时,亦不讲英语 "。1912 年元旦,孙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是用粤语发表的演讲,据参加典礼的戢翼翘回忆,他对演讲的内容 " 根本听不懂 "。这大约说明,孙的官话水平比较有限,不足以应付这种大场面。

孙的官话水平如何,可以听一听下面这段孙的录音。音频内容为 " 诸君:我们大家是中国的人。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 ",文字较长,就不全文转载了。

蒋介石一生说话,都带着浓重的宁波方言(奉化方言)口音,学习新国音对他而言有不小的难度。蒋的宁波话演讲,常让听者一头雾水。抗战时期流亡大后方的学生韦晓萍,听过蒋的演讲,她说:

"听了一个多钟头,蒋介石讲了什么,谁也不知道,反正我是一句也没听懂。一是他的那种奉化口音听不懂;二是当时的扩音质量差听不清。"

第二天报上刊出讲话全文,韦晓萍才知道,蒋 " 讲的是抗战时期青年人应有的责任和努力方向 "。

在四川参加过 " 游干班 " 的黄开仁也回忆,蒋给学员训话时," 讲话是用奉化口音,我们不太听得懂,最后由班主任王旭夫补充重述一遍 "。听蒋演讲,实在是一个辛苦活。具体情形,可参考下面这段蒋的讲话录音:

不止演讲,平常对话中,蒋的口音也常常让人难以理解。蒋任黄埔军校校长时,常找学生单独谈话。据郑洞国回忆:

" 他的浙江奉化口音,我听起来很费力,所以不得不格外留意听他讲话。"

1944 年,蒋到南开中学参加校庆,当时还是学生的唐贤可,正好见到张伯苓送蒋出来。唐回忆说," 蒋介石的奉化口音我听不懂 "。

这种语言障碍,有时候会影响到公务的处理。有传言称,1933 年,蒋打算起用被免职的徐庭瑶。会面时,徐一再解释之前领兵失利的原因,蒋用宁波话怒斥他 " 强辩 ",徐错听为 " 枪毙 ",吓得不轻。还有传言称,抗战时期,蒋给顾祝同交代任务,对话务员说 " 要顾总司令电话 ",结果接电话的是朱绍良,原来话务员把宁波话的 " 顾 " 错听成了 " 朱 "。这些传言未必真实,但会有这样的传言,自然是因为众人都觉得蒋的宁波话难懂,这也是他身边有常有奉化籍工作人员的原因之一。

附带一提,蒋介石骂人的口头禅,并不是 " 娘希匹 "。

" 娘希匹 " 之说,出自唐人的长篇小说《金陵春梦》。该书极爱让蒋介石使用 " 娘希匹 " 一词,凡描述蒋介石发怒处,皆可见到 " 娘希匹 " 的身影,受其影响,许多影视剧也有类似情节。而据研究宁波方言的周志锋考据," 希匹 " 二字," 是一个很粗俗的、宁波人个个心知肚明而口里一般不说的方言词 "。

图:蒋介石与他极为痛恨的史迪威合影

按说,蒋是宁波人," 娘希匹 " 是宁波的粗鄙骂人话,唐人在书中让蒋骂 " 娘希匹 ",似乎也很顺理成章。但据蒋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蒋最经常使用的是当时的国骂 " 混蛋 ",而不是 " 娘希匹 "。比如:

(1)1933 年进入侍从室的汪日章说," 我没有听到过他骂娘希匹。有时实在气极了,就露出句‘混蛋东西’,我听到他对王世和骂过几次 "。

(2)侍从参谋周振强回忆自己的挨骂情形:"(蒋介石)指着我的鼻子,破口大骂:’‘你这个笨蛋,不分青红皂白,随便放枪……有时他骂我‘混蛋’…… "

(3)励志社副总干事侯鸣皋也回忆说:" 据我所知,蒋介石发脾气时,是要打人骂人的,经常挨讲打骂的,首推侍卫长王世和。……此人贪污腐化,曾被蒋两次革职。蒋经常骂王‘混蛋’"。

其实,这是一件很容易理解的事情。无论什么时代,无论是谁,只要是离开了家乡出来闯荡,都会很自然地投入国骂的怀抱,而不会继续使用家乡土骂。因为别人听不懂的土骂(比如 " 希匹 "),是毫无杀伤力的,也是毫无意义的。走出宁波奉化的蒋介石,身边有宁波奉化籍工作人员,但更多被他痛骂的对象,肯定听不懂 " 娘希匹 "。

皇帝早就没有了," 娘希匹 " 成不了官话。蒋介石必须使用 " 混蛋 " 之类的国骂,才能切实传递自己的情绪。

参考资料

①《汉字汉语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年。

②邵铭煌:《孙中山影音档案与政治宣传之探究》。

③陈蕴茜:《崇拜与记忆 孙中山符号的建构与传播》,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年。

④周志锋:《" 娘希匹 " 小考》,语文出版社,2012 年。

⑤韦晓萍:《联合 · 斗争 · 坚持 · 胜利》,《鱼峰文史(第 13 辑)》,1995 年。

⑥黄开仁:《回忆解放前夕 " 游干班 " 受训经过》,《蒲江文史资料选辑 (第 7 辑)》,1993 年。

⑦郑洞国:《我的戎马生:郑洞国回忆录》,东方出版社,2012 年。

⑧唐贤可:《怀念张伯苓校长》,《张伯苓纪念文集》,1986 年。

⑨言九林:《蒋介石骂人的口头禅,并不是 " 娘希匹 "》

在这个话题无孔不入且热爱阅读的新媒体编辑部,我们经常在各种五花八门的公众号上,遇到或曲高和寡或趣味小众、但非常有意思的新鲜玩意儿。

现在,它们都将一一出现在这个栏目里。

我们也随时欢迎您的参与,留言向我们推荐您读到的低调好文。

本文由公众号「短史记」(ID:tengxun_lishi)授权转载,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访问关注。